全球4大“隐世家族”,数百年不衰,中国也有1家,你知道是谁吗?

赢梯说事 2025-03-19 04:49:56

中国有句古话说“富不过三代”,讲的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兢兢业业创下家业,第二代见证了父辈的辛劳,也算是上进,但是第三代含着金汤匙出生,就习惯于坐享其成,结果将祖辈辛苦创下的基业败光。

这种情况有很多,但也有一些家族打破了这个魔咒,一代一代将产业扩大,积累了无数财富。

甚至有些家族已经拥有了富可敌国的资产,但同时又十分低调,全球有四大“隐世家族”就属于这类,其中一个还是中国的。

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

最广为人知的隐世家族应该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因为他家的历史最久,业务范围也最广泛。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一代是被称为“国际金融之父”“欧洲银行巨擘”的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由货币买卖起家,之后通过银行业务迅速积累财富。

钱生钱的道理被他玩得非常明白,而且他的胆子非常大,赶在拿破仑战争时为英国提供支持,并且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之后他逐渐扩大自己的涉猎范围,盯上全球各地的矿产和资源项目,南非的钻石矿和欧洲的铁矿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他将5个儿子派往欧洲各地做生意,儿子们也遗传了他的经商天赋,在各地投资、融资,源源不断地赚取金钱输送到整个家族中,在欧洲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网络。

到了19世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达到巅峰,被誉为“欧洲第六大强国”,据说他家的财富超过许多国家的财富,真正是富可敌国。

在公开的资料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管理资产达到1000亿欧元,这还只是一部分,家族内每个人都有大量的私人财产,比如房地产、收藏品、矿产和金融投资等无法计算。

如今各个成员都分散在各自的领域和生意上,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们在默默发财的同时,也在不断做慈善,可以说是最低调的巨擘。

虽然他们很低调,但因为历史太悠久,涉猎范围太广,被公众熟知的程度也最深。

洛克菲勒家族比罗斯柴尔德家族高调一些,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被称为“石油大王”,出版了各种讲述经商历史的书籍,让他的名字被大众熟知。

约翰·洛克菲勒的原生家庭并不是很富裕,但从小他就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经商头脑,从12岁开始通过放贷赚取利息。16岁当上会计后,他更是学习到更多金融知识。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洛克费率意识到战争中物资最为紧俏,他赶紧拿着自己攒下来的1000美金买了物资高价卖出去,一年内就赚了17000美元,翻了17番。

发现石油的重要性后,他又和朋友创办炼油厂搞石油提炼,这一提炼又让他发现利润巨大,他迅速扩大炼油厂规模。

后来和朋友分道扬镳后,他创立标准石油公司,通过垄断炼油和运输市场、合并40多家企业,他将美国90%的石油产业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1935年他的资产已经达到66亿美元,那时候我国还在遭受侵略者的侵略,世界大部分国家也没有发展多少,他的财富堪称是全球顶尖。

他的后代也都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而且在政商两界都有涉猎,比如曾经当过美国副总统的纳尔逊·洛克菲勒,著名银行家大卫·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家族成立了信托基金,保证财富不被家族内部分割,也避免家族内各种内斗,同时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做慈善,范围遍及世界的教育、医疗和科研项目。

此外,他们也喜欢收藏,尤其是中国古陶瓷最为喜欢,收藏的规模达到17万件,如今价值已经近千亿美元。

杜邦家族和荣氏家族

美国的杜邦家族也是有名的“隐世家族”,至今已经有250年历史,第一代是皮埃尔·萨穆埃尔·杜邦,他是个作家、出版商和经济学家。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就带着家人移居到美国,此时杜邦家族的财富还不算很多,后来皮埃尔的小儿子伊雷内·杜邦发现了制造火药的商机,将家族财富带向了巅峰。

伊雷内·杜邦于1802年创立杜邦公司,主要生产火药,一战爆发后他就将生产的火药大量卖给美国,积累了巨大财富。

19世纪末,他已经通过兼并其他同行将杜邦公司发展为行业的顶尖,并且垄断了美国的火药市场。

如果不会创新,那公司发展必定停滞不前,杜邦家族深谙这一点,因此在20世纪初推出尼龙、特氟龙等产品,巩固自己在火药生产领域的领头羊地位。

二战爆发后,杜邦家族甚至涉足原子弹研制,将产业带向更高的高度,通过集团式经营和多分部体制,将家族财富带向巅峰。

巨大的财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为了防止成员争夺财富内斗,杜邦家族也通过信托基金管理财富。

如今家族的产业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矿业、电子、农业、汽车等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光是在中国就有50多家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据说员工达到7500人。

这些大家族都是外国的,那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大家族呢?

其实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个,不过符合巨量财富、名声够响亮的还是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是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实业资本家族之一,从光绪时期第一代荣宗敬、荣德生创立钱庄开始。

其实在之前,荣家就是世家大族,春秋时期荣启期、汉代经学家荣广、隋代刺史荣建绪等都是荣家人,财富世代积累有增有减,传到荣宗敬父亲荣熙泰手里,只有几间旧屋。

1873年荣宗敬出生,两年后荣德生也降生,开始被父亲送到钱庄当学徒。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钱庄难以为继,荣家父子失去了工作,于是决定破釜沉舟与朋友合开钱庄,主要还是靠荣宗敬贺荣德生管理。

在他们的经营下,荣家钱庄逐渐盈利。荣德生发现广东进口的外国面粉免税,并且此时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等事情都使得国内局势动荡不安,老百姓的生活也得不到保证,很多人都买不到食物。

荣德生看到了商机,决定转换领域生产面粉,靠着面粉厂赚得盆满钵满。

尽管后来国内的局势更加动荡,但对于荣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商机,他们继续扩大规模,同时借着国人抵制日货的机会野蛮生长,不断积累财富,名下已经有12家面粉厂。

1915年他们又进军纺织业,创办“申新纺织厂”,到1932年时已经有9家分厂,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棉纺织集团。

不过在乱世之中赚钱容易,被抢也很容易,各大军阀都紧盯着荣家这块肥肉,同时战火一烧起来,厂房这些移不走的资产都损失了。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荣氏家族却选择留下来,支持新中国建设。1956年荣毅仁将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成为红色资本家。

毛主席为此还评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能称得上是财团的,只有荣氏家族。”

后来荣氏家族又在国家的支持下创立中信集团,荣智健成为荣氏的代表人物,在2002年还登上福布斯中国首富。

可惜在2008年荣智健因为投资亏损155亿港元,荣氏家族从此淡出公众视野。

0 阅读:3

赢梯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