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一家机动车检测中心检测报告造假被罚10万,作弊手段恶劣

聊通社 2024-09-23 22:41:46

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逐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存环境。我国各地在出台众多法律法规以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大力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 6 起典型案例,其中聊城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案备受瞩目,这一案件既是对环境违法犯罪的有力打击,也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2023 年 3 月 1 日,聊城市生态环境局茌平区分局执法人员对聊城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日常检查,结果意外发现重大问题。该公司2 月 9 日对重型柴油车(鲁 PQ**83)检测时,采用恶劣手段作弊。

在检测油温时,将油温标尺插入临时电加温壶,用假水温替代真实油温,严重篡改检测结果,使可能不合格的车辆得以通过。

更过分的是,OBD 检测时把 OBD 诊断仪插入鲁 PU**61 汽油车替代柴油车(鲁 PQ**83)检测,还出具合格报告。

经深入调查,确定其在重型柴油车排放检验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该公司本应把好机动车排放达标关,却为私利违法造假,损害执法公信力且罔顾民众健康。

该公司行为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该规定严禁机动车排放检验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但该公司为经济利益冒险触犯法律。

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并参照《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2 年版)》,聊城市生态环境局没收其 720 元违法所得,并处 10 万元罚款。

在本案中,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和视频核实等方式全面收集证据,从而对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有效查处。这也为今后类似环境执法工作提供了经验,即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时,须运用多种手段全面收集证据,以保证违法行为能被及时、有效查处。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压力也日益增大。环境执法部门的任务愈发艰巨,既要应对各类复杂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又要确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像聊城这家机动车检测公司的造假行为并非个例,在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可能也存在类似的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情况。

对于机动车检测行业而言,其在环境保护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检测机构不能公正、准确地进行检测,那么就会让大量不达标的机动车流入市场,这对大气环境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而且,这种造假行为一旦被容忍,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示范效应,导致更多的检测机构可能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效仿,最终破坏整个行业的信誉和规范。

从法律执行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局的处罚决定是恰当且必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给予高额罚款,这不仅是对违法企业的惩罚,更是对其他潜在违法者的一种威慑。这种处罚对企业具有极大的警示,在环境问题上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聊通社

简介:热点脱口秀,快嘴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