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对华稀土依赖,特朗普就差最后一步

兵器视频 2025-04-21 14:17:44

乌克兰矿产拱手相让,但美国最想要的能力,只有中国掌握

摆脱对华稀土依赖,特朗普就差最后一步?

近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与美国签署关于矿产协议的备忘录,目前暂定下周四签署最终协议。

(泽连斯基表示,特朗普在矿产协议上,展现出善意的姿态,这将是一个好的开端)

1、美乌矿产协议取得重大进展

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矿产资源一直是地缘政治角力的核心之一。

乌克兰作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矿产储量尤其引人注目。数据显示,乌克兰拥有约2万个已登记矿床,涵盖全球120种最常用金属和矿物中的117种。值得一提的是,该国拥有美国列为关键矿产的50种矿产中的22种,其中包括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稀土元素。

然而,这次矿产协议谈判显然并不那么简单。尽管泽连斯基表示,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合作的重要开端,但美乌双方还面临协议文本的进一步修订和两国议会的最终批准。

在此背景下,美方表现出了一定的合作诚意:例如通过削减军援“索赔”金额来推动协议进展。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特朗普的特使维特科夫等人,还前往巴黎会见了乌克兰和欧洲的官员,举行一场高级别会谈,旨在支持迅速结束俄乌战争,并加强乌克兰的防御能力。

但这一切能否赢得乌克兰的信任,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乌克兰已探明矿床多达8700个,包括美国最想要的钛、锂、镓、铀等关键稀土资源)

2、乌克兰要用稀土换支持?

我们知道,在现代经济中,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其战略价值不容忽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稀土,无疑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就表面看起来,乌克兰在这场矿产的谈判中似乎占据主动地位,未来或许还会用这份协议“讨价还价”,换取更多美国的支持。

然而,要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特朗普削减索赔金额,并不意味着乌克兰能够在谈判桌上与美国处于平等地位。

首先,乌克兰确实拥有丰富矿产,但稀土到底值不值5000亿美元,还是个问题,这一点,也受到不少业内专家认可,他们一致认为泽连斯基在数据上有所夸大。

其次,乌克兰超过70%的稀土,都位于俄罗斯控制的地区,根本无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这意味着,即便美国能拿到大量矿山,也难以大挖特挖。

(美媒认为,中国有着先见之明,掌握了最关键的精炼技术,这种能力让美国眼红)

3、但美国最想要的能力,只有中国掌握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期望通过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来彻底突破中国在稀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仍有很大难度。

事实上,论稀土,美国也是一个储量大国,可这些稀土并不足以改变现状。直白点说,在稀土资源方面,中国之所以能够对美国形成制约,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自身稀土供应链的短板。

而且,从开发到利用稀土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过程,包括开采、选砂、分离和精炼等步骤,而这一能力,至今只有中国掌握。

反观乌克兰矿产行业,其硬件设施,一直依赖于老旧的基础设备。

例如,位于乌克兰中部的扎瓦利夫斯基石墨矿,自冷战以来,几乎没有进行过现代化改造。这使得将石墨提炼至高质量电池级别的过程显得格外复杂且成本高昂,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特朗普上台后执意收购格陵兰岛,也是因为岛上有着丰富的稀土资源)

4、有一条明路,已摆在乌克兰面前

正因如此,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才会发文称——“矿山是美国的,矿产是中国的”,这句话直接点出了美国即便控制资源也难以脱离中国稀土加工的现状。

报道中写到,西方国家曾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步放弃了稀土的深加工能力,这一战略失误直接导致了今天的尴尬局面。尽管美国如今还在稀土资源控制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其缺乏完善的加工产业链,使得稀土最终产品的生产严重依赖中国。

这也是为何特朗普上台后,不断施压乌克兰,并试图收购格陵兰岛、开拓蒙古国资源的原因。

总而言之,对乌克兰来说,寄望通过稀土资源打破国际权力格局虽非明智之举,但充分开发已有资源,推动国内加工技术升级,逐步提高自主供应能力,却是务实且可行的路径。未来,乌克兰应借助国际援助和科技合作,增强自身在矿产加工和应用技术上的话语权。

1 阅读:170

兵器视频

简介:让我们一起畅聊国内外最新资讯、最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