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报道了好一阵子的苹果春季新品终于来了,但并非网传的iPhone SE4,而是全新命名的iPhone 16e,有点像12年前发布的iPhone 5c命名。
虽然iPhone 16e并没有像网传的那样命名,但外观设计、核心参数都几乎一致,定价却远超意料,本以为定价不超过4000元,结果却定价4499元起售。
从定价来看,4499元起的iPhone 16e似乎是苹果试图通过“性价比”策略抢占中端市场的一步棋,但从核心配置与用户体验来看,苹果确实做出了太多的妥协。
首先是外观设计采用倒退的刘海屏风格。
在iPhone 15系列全面“上岛”后,灵动岛已经成为了苹果手机的全新特征,iPhone X时代开启的刘海屏设计成为了过去式。
但这次iPhone 16e又让大刘海重新回归了,这意味着用户无法体验实时交互通知、动态焦点显示等核心功能。
其次是影像系统开倒车采用后置单摄。
在这个突出手机影像功能的时代,苹果为了精简成本竟然将iPhone 16e做成了后置单摄,仅配备一颗4800万像素主摄,缺失了超广角镜头。
尽管苹果宣称通过算法实现了“二合一摄像头系统”,但其实际拍摄场景严重受限,无法拍摄微距、空间视频,甚至人像模式也要依赖软件模拟。
再就是核心配置升级A18实为纸面优势。
iPhone 16e搭载的A18芯片看似强劲,实则是GPU核心数从标准版的5核缩减至4核的“阉割版”。
尽管苹果声称A18的CPU单核性能可提升15%,但但在游戏、图形渲染等场景中,其表现肯定是不及满血版A16芯片的。
如此种种看来,iPhone 16e和目前在售的iPhone 15对比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前者定价4499元起售,而iPhone 15目前的售价也才4599元,同样支持国补,实际到手才4000元出头。
虽同为入门机型,但iPhone 15明显有着更多优势,包括灵动岛交互、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等,意味着iPhone 15的交互体验和多焦段切换拍摄体验要比iPhone 16e好。
对比iPhone 15,iPhone 16e的优势仅限于处理器的“纸面代际差异”,而屏幕、影像、交互等核心体验却反而降级了不少。
另外还有众多国产手机也会对其造成压力,iPhone 16e国补后的价格将下探至3999元,但同价位竞品如小米15已提供120Hz高刷屏、徕卡三摄、90W快充等旗舰配置。
iPhone 16e虽然是苹果发布的一款全新机型,但却像是一款用2025年的芯片驱动2018年设计的手机,所谓的“性价比”只不过是苹果刀法下的又一次精准收割。
这样一款单摄配置、设计陈旧、60Hz屏幕的新手机,放在2025年的市场竞争中已显格格不入。
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如果要追求iOS生态,倒不如购买降价后的iPhone 15,反之也可以考虑同价位的国产旗舰机,综合体验会更好。
如果要坚持选择苹果,我的建议是可以再加点预算,去买完整A18芯片的iPhone 16标准版,其实叠加目前的优惠也贵不了多少。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