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全力进军中医医疗领域,寻求港股上市
重点:
公司营收由2021年的4.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亿元截至2023年,同仁堂医养的商誉值占净资产比重达27.2%本文作者 李世达
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并购潮持续,中医领域也是如此。百年老字号中医药品牌同仁堂,近年来加速并购中医院,打造自有中医医疗体系。近日,同仁堂旗下经营连锁医疗机构的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表寻求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保荐人。
同仁堂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359年前。清朝康熙八年(1665年),曾任职太医院的乐显扬辞官后,在北京创立第一家“同仁堂药室”,以“制药一丝不苟,卖药货真价实”而闻名。至雍正年间,同仁堂被钦定为“御药房”,所制药品供奉清宫,成为官药,其自制名药有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等。目前,同仁堂为北京市国资委控股的“国字号”企业。同仁堂招牌则被列入商务部中华老字号名录,并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早已企业化的同仁堂,旗下拥有A股上市的同仁堂 (600085.SH)、港股上市的同仁堂国药(3613.HK)及同仁堂科技(1666.HK)三家上市公司,同仁堂医养有望成为旗下第四家。
同仁堂医养的前身是2015年成立的同仁堂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同仁堂全资拥有,2019年增资后更名为同仁堂医养,同仁堂仍持有83.9%股权。
同仁堂医养主打中医医疗服务。根据申请文件,公司目前拥有11家线下自有医疗机构,包括七家医院、两家门诊部及两家诊所、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九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公司医疗网络总就诊人次由2021年的140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190万人次。
收购推动增长
财报显示,同仁堂医养营收由2021年的4.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股东应占溢利(亏损)则从2022年亏损1,897万元,到2023年转为盈利2,713万元。毛利率亦由2021年的16.9%成长至2023年的21.6%。
从申请文件中不难发现,同仁堂医养业绩的增长及实现扭亏,是靠着不断并购中医院来实现。
2022年,公司收购另一家中医老字号,义乌三溪堂旗下的三溪堂保健院及三溪堂国药馆;同年,同仁堂医养互联网医院“同仁堂中医”上线。2024年初,同仁堂医养陆续收购鞍山同仁堂中医医院、石家庄同仁堂中医医院,以及承志堂旗下子公司上海承志堂70%的股权;6月,再出手收购上海中和堂60%股权。
根据申请文件,2023年三溪堂国药馆实现营收1.7亿元,三溪堂保健院实现营收1.9亿元,两家机构营收便占公司整体营收达四成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收购三溪堂的资金,是透过抵押三溪堂保健院与国药馆超过四成股权,向银行融资而来。截至目前,同仁堂医养仍有约1.3亿元银行贷款尚未偿还。申请文件中也提到,上市募资用途之一,便是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商誉值比重过大
伴随收购而来的,便是快速增加的商誉值。申请文件显示,同仁堂医养的商誉账面值已从2021年12月31日的2,610万元上升至2022年12月31日的1.9亿元。截至2023年,同仁堂医养的商誉值占净资产比重达27.2%。这意味着公司随时要面对较高的商誉减值风险。
申请文件称,公司未来仍将通过持续并购扩大业务规模,目标在2028年底前收购五家中医院。
中药制药行业,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片仔癀”的说法,但近年来片仔癀(600643.SH)市值已成长至约1,240亿元,是同仁堂538亿元的1.3倍。同仁堂除原有业务外,也尝试过卖养身咖啡、奶茶等跨界产品,也试过涉足化妆品、酒母婴产品与酒类领域,但对业绩增长的推动并不显著。
中医医疗领域正处在景气赛道,或许是更值得发展的新起点,但中医医疗服务竞争激烈且市场分散,商誉值过高、盈利能力尚未被证明的同仁堂,仍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在港股市场上,中医医疗是一条独特的赛道。2021年上市、在全国拥有56家中医医疗机构的固生堂(2273.HK),目前市盈率为33.7倍,或可作为参考。固生堂目前以每年两家的速度持续扩张,同仁堂医养短期内很难与之竞争,但后者的优势在于拥有老字号品牌与完整产业链的加持,若能获得资金支持,持续并购扩大版图,后续发展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