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方公布相关备忘录,豁免了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
以苹果公司为例,这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其正常运转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协同配合。从苹果2024年供应链名录来看,187家供应商中,仅有17%位于美国,而来自中国大陆(含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供应商合计占比高达44%。美国银行分析指出,苹果80%的产能在中国,每台iPhone有500多个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商。
特朗普(资料图)
倘若加征关税,单台iPhone成本预计将暴涨300美元,这会直接导致其在美售价突破3500美元。如此高昂的价格,必然会严重削弱苹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美国整个科技产业的发展。为了避免这一局面,降低美国消费者成本,美国选择对部分关键技术产品进行关税豁免,这也是其经济利益权衡后的无奈之举。
特朗普此次不仅在关税豁免上有所动作,还在白宫明确表态,在关税谈判期间不会对中方采取“强硬手段”。他对中美之间迅速达成协议表现出乐观态度,甚至直言对华加征145%的关税过高,一旦协议达成,美方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只是不会将关税降至零。然而,特朗普这种态度的转变实在过于突然。此前,他还在歇斯底里地对华加征离谱关税,如今却换上了“友好”的面具。这种频繁的政策转向,让外界困惑不已。就在不久前,白宫还斥责关税休战为“假新闻”,如今却成为现实。当记者追问其改变立场的原因时,特朗普称这是“灵活性”,但这番解释难以服众。更有甚者,他的这一系列操作让民主党抓住了把柄,指责他涉嫌哄抬股价。在开征高额关税时,美股遭遇大跌,特朗普发文称是买入的好时机,结果不到一天就暂停征收关税,美股随即飙升,这一系列巧合不得不让人对他的动机产生怀疑。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之所以态度大变,主动释放缓和信号,主要是美方当前的处境迫使他不得不做出妥协。美国对华征收的关税产生了严重的反噬效应,国内经济乱象丛生。鸡蛋等农产品、润唇膏等日用品价格翻倍上涨,美国科技公司也深受其害,面临工厂停工停产的困境。与此同时,美国的农产品、原油等产品对华出口暴跌,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多国抛售美债,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元化浪潮愈演愈烈。而白宫也不得不承认,中方始终没有在压力下低头,没有主动打电话寻求妥协。在这重重压力之下,特朗普政府可谓四面楚歌,撑不住的特朗普只能选择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试图通过谈判来缓解当前的危机。
面对特朗普释放的信号,中国目前保持着“已读不回”的冷静态度。外交部和商务部等官方部门均未作出回应,这并非是中国对解决中美贸易分歧缺乏诚意,而是有着明确的立场和原则。中国商务部早已明确表示,中方希望与美国解决分歧,结束贸易战,但绝不可能无条件地与美国谈判。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施压、威胁和讹诈绝不是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这表明,中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坚守底线,不会被美国的强硬态度所左右,只有美国真正拿出诚意,放弃霸权思维,双方才有可能开启实质性的对话与合作。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特朗普签署关税豁免备忘录,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此前,美国以一纸行政令出台所谓“对等关税”,这种行为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无视国家间的互补合作和供需关系。如今的豁免政策,虽然只是部分调整,但也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表明美国开始认识到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愿意做出一定的改变。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修复和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是否能够真正摒弃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对话和合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给双方乃至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希望美国能够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与中国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中国也将继续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担当,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