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遭观众贴脸怒吼,全程黑脸,看了封神2我想说:网友说的对
春节档期,对电影从业人员来说,通常都是一个充满期待和激动的荣耀时刻。
对于易霄寒和他的团队来说,今年的春节却因为电影《封神2》的上映,变成了一波接一波的舆论风波。
原本应该收获大量赞誉的影片,竟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虽然许多人可能已经从网络评论中感受到这部电影带来的失望,但亲身经历乌尔善导演在路演现场的尴尬瞬间,那种震撼无疑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每年的春节档期都被业内称作“神仙打架”的黄金时段,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观众们早早地就开始期待这些电影的上映。
像《唐探》、《哪吒》和《封神》这样的系列电影,由于前作的良好口碑,自然也带动了大家对新一部作品的高期待值。
特别是《封神1》留下了众多伏笔和亮点,大家对《封神2》的幻想甚至达到了顶峰。
影迷们期待了一年的《封神2》终于上映之后,他们的情感却从期待过渡到失望,再到愤怒。
这不仅仅是心情受挫,更是一种被调侃和冒犯的感觉。
在业内广受尊敬的乌尔善导演,这次却因为《封神2》而被贴上了“春节档最大的骗局”的标签。
这个称呼来得快又猛烈,不仅是电影评论人的声音,更多的是观众们观影后的直接反馈。
在太原的一场路演中,一位戴眼镜的女网友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开场。
她站在后排,忽然站起,声高气昂地对乌尔善导演展开了“声讨模式”,直言不讳地质问导演为何《封神2》的口碑骤然下滑如此严重。
她的情绪让人难以忽视。
穿着简单的黑色羽绒服,长发散落,并在全场观众面前挥动双手,她激烈地质问导演。
她的脸通红,情绪高亢,显然对这部电影有着深刻且强烈的不满。
她声称自己曾经努力宣传《封神2》的好口碑,一心期待这部电影能大获成功,可导演乌尔善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电影制作上的严重失误。
她的言辞铿锵有力,质问得乌尔善无言以对,只能沉默不语。
高涨的情绪让现场气氛愈发紧张,这时曾经的“初代男神”费翔试图缓和气氛,他插话试图打圆场,但他的声音很快被台下观众的嘘声淹没,现场气氛进一步升级。
网络上对此事件的讨论更是炸锅了。
没有参与到路演的网友们通过网络视频和其他网友的叙述,迅速获悉了现场发生的一切。
许多网友同意那位敢作敢为的女网友的看法,认为她的发言才是真正的“封神”。
当然,也有部分人觉得她的举动有些过激,认为她不懂得在公共场合保持礼貌。
不过总的来说,看过《封神2》的观众几乎全部对她表示支持,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远远低于大家的期待。
影片被指责最多的就是特效的质量问题。
原本,殷郊的变身形象在概念图上看起来震撼无比,充满力量和质感;实际影片中却让人大失所望,特效被观众讥笑为“大号蓝精灵”,完全没有达到影片预期的霸气和震撼感。
特效问题只是影片漏洞的冰山一角,剧情问题同样突出。
比如,影片一开头,十二金仙要复活殷郊,却因为他的怨魂吸干了元始天尊的法力。
这种设定让观众难以理解。
毕竟元始天尊应该法力无边,怎么可能会被一个怨魂反噬呢?
再比如,后来殷郊竟然被闻太师的镜子定住,这种前后矛盾的战力设定让人匪夷所思,完全没有逻辑。
影片的彩蛋部分同样问题重重。
殷郊遇到了通天教主,连吸干了元始天尊法力的殷郊都撑不过一合,瞬间沦为傀儡。
要知道在原著中,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是实力强大的强者,彼此之间相互制衡,但在电影中这一设定却被完全改写得荒唐不堪。
让观众愤怒和质疑的不止如此。
《封神1》的彩蛋中,魔家四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压迫感,大家原本期待他们在《封神2》中能有突出表现,但结果却是四个巨婴般的角色,不仅战力弱小,智商也令人无语。
比如,雷震子偷魔礼青的剑时,剑重量上千斤,雷震子费了好大劲竟然没能拿起,而魔礼青对此毫无察觉,发现后也只是愤怒咆哮,完全没有智商可言。
再来看杨戬这一角色,原本是战力超群的大神,但导演却把他塑造成了一位战地急救员,不断地救治百姓。
而作为主角的姬发,更是让人费解。
他的情感线完全偏离了家国大义,反而重心转移到与女将军邓婵玉的儿女情长。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破坏闻太师阵的关键时刻,姬发因为不舍得伤害邓婵玉而犹豫不决,最终还是邓婵玉推了他一把,这让观众彻底无法理解。
影片的家国大义主题似乎完全变味,成了一场儿女情长的故事。
姜子牙在影片中的表现也是惨不忍睹,本应是影片的主线角色,却沦为了配角,几乎毫无存在感。
观众的愤怒和质疑是有理由的。
从特效到剧情,《封神2》都未能让人满意。
观众的批评和质问是创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反思的。
希望导演乌尔善和他的团队能够倾听这些声音,调整和改进未来的作品,以不辜负观众的期待和支持。
观众的反馈是宝贵的,也是改善电影质量的重要依据。
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在未来为观众带来更加令人满意的作品,不再让满怀期待的观众们感到失望。
为什么你们现在还对电影抱大希望?不管是外国的还是国产的,我都已经多少年没去过电影院看了!自己花钱恶心自己,还不如看网上的一些精致网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