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俄乌冲突踏入第4个年头,其复杂性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这场冲突早已不是简单的地区纷争,而是成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舞台,其中美国的深度介入,更是让局势变得波谲云诡。
特朗普(资料图)
美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远非其宣称的单纯军援那么简单。从冲突早期开始,美国就已深度卷入。据俄罗斯媒体《沙皇堡》2025年4月11日披露,前乌克兰军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透露,北约军官深度参与对俄军事行动,通过技术手段直接控制乌克兰的关键武器系统。例如“海马斯”火箭炮和ATACMS导弹,其发射需美方提供电子钥匙卡,目标坐标也由美方指定,这使得美国牢牢掌握着乌克兰部分火力输出的控制权,甚至可随时远程切断。
美乌之间看似紧密的合作关系,实则早已矛盾丛生。2023年的巴赫穆特战役,成为美乌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节点。乌克兰方面认为美方在作战指挥上“专横跋扈”,事事插手,限制了乌军的自主行动;而美方则对乌方不听从所谓“务实建议”感到愤怒,双方在战争目标上存在巨大分歧。乌克兰坚信自身有击败俄罗斯的可能,主张采取果断、积极的军事行动;而美国则坚持消耗战策略,试图通过持久战不断削弱俄罗斯,让战争尽可能长期延续,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的。
特朗普(资料图)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宣称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据统计,自2022年冲突爆发至2025年,美国政府已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千亿美元的援助,涵盖各类先进武器、装备、弹药以及训练等支持。然而,这些援助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美国通过军事援助,不仅在军事指挥上对乌克兰加以控制,还试图在政治和经济层面施加影响。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6日,乌媒公布了乌美矿产协议最终文本。根据协议,乌克兰将其拥有的自然资源相关资产未来货币化所得全部收入的50%投入重建投资基金,美国意图借此掌控乌克兰的重要资源。美国的军事援助,更像是一种利益捆绑,以乌克兰的资源和主权为代价,换取其在俄乌冲突中对美国战略的配合,进一步巩固美国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打压俄罗斯。
在2025年,俄乌冲突的战场局势依旧复杂胶着。俄罗斯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工业基础和战略纵深,在冲突中逐渐占据上风。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至2025年2月23日,俄军共击落乌方飞机939架、坦克和装甲车21713辆、无人机44263架,并打死打伤乌军约108万人。近期,俄军在多个方向取得进展,即将控制卢甘斯克地区全境,2月19日凌晨,俄军从库尔斯克地区突入乌境内,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在装备方面,俄军在重型装备特别是导弹方面优势显著,为其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乌克兰在冲突中虽处于劣势,但凭借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的军事援助,仍在顽强抵抗。然而,随着美乌关系的恶化以及美国对乌政策的调整,乌克兰的战争前景愈发黯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克兰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多次威胁暂停对乌军事援助,要求乌克兰偿还“战争债务”,甚至提出以乌克兰矿产资源作为交换条件。这一系列表态,让乌克兰在战争中面临的外部支持不确定性大增。
泽连斯基(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虽有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意向,双方进行了高层对话并达成部分共识,但在对乌克兰问题上,依旧存在巨大分歧。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坚决,不会因外部压力而动摇。同时,俄罗斯对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深度介入保持高度警惕,多次指责美国的行为是在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试图通过代理人战争削弱俄罗斯。
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部分欧洲国家出于地缘政治和安全考虑,跟随美国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以遏制俄罗斯;另一方面,欧洲国家也担忧冲突长期化对自身经济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随着美国对乌克兰政策的调整,欧美之间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逐渐凸显。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抨击欧洲,质疑其价值观是否值得捍卫,明确表示乌克兰和平谈判桌上不会有欧洲的位置。这使得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愈发尴尬,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法国总统马克龙连续召开两次峰会,试图凝聚欧洲力量应对危机,但效果有限。
俄乌冲突在2025年因美国的深度介入以及各方复杂的利益博弈,陷入了更为复杂和胶着的状态。这场冲突不仅关乎俄乌两国的利益,更深刻影响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其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