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不到中方主动,不肯认输的特朗普,又给中国加了30天考虑期

雷湘世界 2025-04-19 15:26:47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一度如火如荼,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似乎正在走向尾声。等不到中方主动的特朗普,终于开始妥协了。

【特朗普称要在30天内结束贸易战】

最近,特朗普在一系列挣扎后,终于坦言这场纠纷是时候结束了。他给中美贸易谈判定下了一个“最后期限”——3到4周内达成一份最终协议,结束这一切。

而面对记者提问,是否会在目前145%的关税基础上,进一步加征时,特朗普难得地表示出对增加关税的犹豫:“我可能不想再提高关税了,再提高的话,消费者会停止购买这些商品。”

甚至,他还提到“接下来可能会降低关税”。此番表态无疑是特朗普,对华关税战以来的首个“服软”迹象,对比之前的强硬态度可谓大相径庭。

为什么特朗普突然变脸?别看他嘴硬心软,其实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

1.民意如流水,特朗普支持率下跌至上任以来的最低点。

2.美国民众对中国的不友好态度居然有所降低。

这两个国内变化显然出乎他的预料,也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对华策略。

【认为中国是敌人的美国人正在减少】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还宣称,自从宣布“对等关税”后,中美之间的联络就没停过,并且中方多次主动联系美方。

这听来像是特朗普在为自己的立场找台阶下,希望传递出的信息是,因为美国加税,中国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低头谈判。而对方态度良好,美方或可适度降低关税。然而,这个说法怎么看都很牵强。

真实情况是,中美之间的工作沟通渠道一直存在,但关于关税谈判一事,我们这边就没有主动去找过白宫。很多动作和消息,更像是特朗普团队自导自演,为的就是在国际舆论场中保留几分面子。

要知道,特朗普推行关税政策以来,对美国反倒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美国企业和农民怨声载道。

【特朗普不愿承认决策失误】

然而,特朗普却不愿承认决策失误,还让美国人接受这些后果。他宣布“暂时豁免”部分电子产品的关税,同时又强调过不了多久就会恢复,更可能会有新的税收措施出台。

为了维护自己的强硬形象,特朗普强调自己说出的话不会改变,但也会“灵活应对”。这话虽矛盾,其实是为了不打自己脸而绕弯子,想撤销关税措施却犹豫不决,说到底是为了权衡各方利益。

总之,特朗普很清楚自己绷不住了,并且想要回头。然而,现实状况并不能让他轻松过渡,因为中方并未积极响应进行高层级对话,令美国有些焦躁不安。美媒还透露,不少美国官员曾私下询问中方是否会主动接触,但都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当贸易战陷入僵局时,美国骑虎难下,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有些被动。

【欧盟表示要将重心转向亚洲】

其中,美欧之间的谈判也未能顺利推进,日本则加强了与中国的接触,比如中日韩重启自贸区谈判等。中国也在进行最高级别的外交活动,同时还吸引了包括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准备访华。

在这个时候,国内民主党也开始向特朗普发难。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特朗普只能被迫放低姿态。

然而,他仍然不能直接取消对华对等关税,因为这样无法向他的铁杆选民交代,只能采取迂回战术。最新的表态显示,特朗普希望美国民众能继续采购中国产品,显然,他有意结束这场贸易争端。

究其根本,美国离不开中国制造和庞大的中国市场,特朗普顶不住压力,急于与我们达成协议。然而,虽然特朗普态度软化,我们仍需保持警惕。更不用说美国根本没有展现出多大的诚意,来化解中美贸易僵局。

【中方只会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展开谈判】

回顾这场贸易战,我们的态度始终如一:若战,奉陪到底;若谈,美国必须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拿出实质性诚意。特朗普的态度转变,折射出内外压力让他不得不调整策略。接下来,就看美国能否拿出切实行动,推进谈判进程。

在这场游戏中,我们需要运筹帷幄,做好两手准备。经验告诉我们,美国政客往往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他们可能在其他领域向我们施压,以此来获取谈判筹码。因此,我们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最后,与其说这是一场关税之战,不如说是一场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角力。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孤立于世。

合作共赢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试图通过对抗削弱对方的行为,都是与潮流相悖的。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一种基于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才是解决贸易战的最终出路。

0 阅读:31

雷湘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