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产土豪的中东国家遇上太空

克网中国 2018-06-08 21:52:34

Follow LeoRowe

Find an interesting world.

你可能认为中东盛产土豪,但你曾否听过中东的科学家或太空人名字?其实早在一千年前,阿拉伯文明的天文学成就曾经无出其右,即使进入近代,中东各国仍然热衷太空科学,更有人主张要掀起「阿拉伯文艺复兴(Arab Renaissance)」,以重建昔日的科学成就。其中阿联酋便计划 2020 年发射轨道卫星研究火星,志在 100 年后建立首座火星殖民城市。

卡塔尔的维珍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文学院助理教授 Jörg Matthias Determann,最近出版新书 Space Science and the Arab World: Astronauts, Observatories, and Nationalism in the Middle East,研究 19 世纪后期中东兴建的首座太空观测站开始,到 2020 年阿联酋火星计划期间,近代中东的太空科学发展史,以及计划背后牵涉的国家声望、安全和经济考虑。

Determann 接受 The Atlantic 编辑 Marina Koren 访问指,我们熟识的天文学历史,通常由古代巴比伦或中国说起,之后说到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当欧洲步入中世纪黑暗时期,阿拉伯文明便在 8 至 14 世纪期间继承希罗文明的科学成就,大量翻译希腊文及梵文作品,发展出独特的观星技术、记录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量度地球及其他星体直径等。这些创新发现和技术刺激欧洲文艺复兴,最后由美国继承近代太空科学最高成就。

▲波斯天文学家 Al-Biruni 的月球观察纪录。 

这套天文学历史的叙事方式,在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同样流行,令阿拉伯人有一股缅怀昔日黄金时期的愁绪,反而忽略黄金时期以后的发展,对当今阿拉伯世界的科学家亦认识不多。如今中东很多街名或机构,都以古代伊斯兰科学家名字冠名,例如波斯物理学家 Avicenna 就是其中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这种怀古情绪或有助游说国家投资科学研究,但推向极端的话,却有机会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所利用。

这种近代的中东太空科学史空白,吸引 Determann 投入研究。他发现在 19 世纪初开始,随著愈来愈多西方科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太阳系和外太空。1870 年代,在现今黎巴嫩的敍利亚新教学院(Syrian Protestant College),兴建了中东首座现代太空观测站,埃及到 1880 年代亦在英国协助下兴建多座观测站,开创现代中东太空科学先河。

要数最有成就的阿拉伯太空科学家,埃及人 Farouk El-Baz 肯定是其中一位。他原本是一位地质学家,在德国完成后博士研究后,有感于埃及无法实现他的鸿图大计,于是随美国籍妻子移民美国,并参与登陆月球的阿波罗计划(Apollo Program),负责研究月球地质及登陆位置,后获任命为埃及总统顾问,以及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馆(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总监。

第一位阿拉伯太空人是 Sultan bin Salman,他同时是首位上太空的穆斯林及皇室家族成员。在 Salman 准备登上穿梭机前,美国太空总署就曾经为其他队员,进行为期一日的阿拉伯文化课程,主要是担心大家在合作过程中有文化磨擦,但其实 Salman 早就融入美国文化,反而法籍队员的文化差异令太空总署较头痛。

 ▲首位阿拉伯太空人 Sultan bin Salman(后排右二)。

至于阿拉伯国家本身的太空科学发展,则曾经遭遇保守伊斯兰教势力阻挠,2014 年曾有伊斯兰学者引用伊斯兰教令,反对派人到火星的计划。他们的理据是,假如太空人死亡的机率太大,将无异于自杀行为,而自杀是伊斯兰教令所禁止。Determann 则认为,阿拉伯世界还在发展现代生物伦理学观念,但他认为类似自杀的争议,其实不独存在于伊斯兰教,大部分宗教都反对自杀行为。

卡塔尔是其中一个走在太空科学前沿的中东国家,其星体搜索计划 Qatar Exoplanet Survey 在 2010 年成功发现距离地球 500 光年的太阳系外行星。

阿联酋则计划在 2020 年发射轨道卫星到火星,研究火星大气层,预料在阿联酋建国 50 周年的 2021 年抵达火星;政府更不讳言提出 Mars 2117 计划,企图 2117 年在火星兴建城市,过程中势必有所牺牲,最终能否克服保守伊斯兰学者的压力,仍然是未知之数。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