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有讲究,1贴2拜3禁忌,寓意:财运亨通,家宅平安

大海哥的美食 2024-02-24 10:40:12

正月十四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前一天,相传这一天在民间也是“守财神”的日子意思就是指祭拜财神,迎接财神。而在古代财神代表着“财富”“富有”“有钱”。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信仰财神崇拜财神的文化活动。从汉代就开始,一般拜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他们分别掌管着不同行业的财富分配。比如现在的:会计,公司职员,教师,以及作家,艺术家,掌管这些职业的财神就是“比干”和“范蠡”。而类似:警察,保安,军队,机械加工,掌管这几类职业的财神就是“关羽”和“赵公明”。

所以正月十四这一天,在古代几乎各行各业都要“祭拜财神”人们相信通过这样的祭拜活动,可以让自己的行业更加兴旺发达,财运亨通,并获得财神的眷顾。因此时至今日它依然被保留下来。正月十四习俗多,有讲究一起来看一下吧:

正月十四习俗1贴:

1:剪纸贴窗花:由于正月十四依然处于春节节日之中,此时人们会制作和贴上各种吉祥的纸艺品,如剪纸、窗花等,比如请来专门会剪纸技艺的能工巧匠,将各种吉祥的福字,或者是12生肖,又或者人物活动,剪出来。最后再将这些纸艺品通常用来装饰窗户和门框,以带来吉祥和好运。

正月十四习俗2拜:

1: 拜财神:在古代正月十四这一天,人们还会选择拜祭财神,通常是拜访财神庙或者在家中设坛,摆放财神像或画像。然后在财神神像前,会焚香、点烛、烧纸钱,摆上各种水果,糕点,并且虔诚地向财神,依次叩拜,祈求财富、和自己新年行业生意兴隆,财运亨通等。

2: 祭拜门神:人们在正月十四也会祭拜门神,而门神主要是指:隋唐时期的两位大将军,秦叔宝,和尉迟恭。相传当年李世民登基之后,魂不守舍经常寝食难安。后来有一位大臣建议让这两位将军来皇宫护驾,于是让他们二人把守皇上的寝宫。神奇的是皇上夜间休息很快好了起来。从此以后他们二人就被封为了门神,寓意能够驱邪和带来好运。而后世之人也相信,在门口张贴门神的画像或者贴纸,可以为自己家人祈求出入平安和财富兴旺。

正月十四习俗3禁忌:

1:不要动土:正月十四在这一天最好避免进行土地开挖、搬家或者施工等与土地有关的活动,因为民间认为,这样做会破坏家庭在新年的财气,或者带来厄运。毕竟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它也是家人团聚,大吉大利的节日。选择此时搬家,装修房屋,无论是与人还是与己,又或者对于自己和家人以及邻居都是极其不利的,会破坏和谐的邻里关系,阖家欢乐的氛围,所以需要特别注意。

2:不要剪发剃头:听说正月十四剪发剃头可是大忌,会减去一年的好运。俗话说:正月剃头,死舅舅!不论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它都千百年来,古人流传下来的习俗,而时至今日在民间人们依然信奉着,这一条规矩。我想也许是从风水学个人财运角度讲,又或者是春季倒春寒身体健康的角度讲,正月十四这一天也都不适合剪头剃头。

3: 不要去医院:这一天是“神医”的日子,如果去医院了,可能就会招致“神医”的不满。此外元宵佳节将至,如果在传统节日期间,自己仍然需要住在医院里,或者是待在医院治疗。那么对于个人身体健康,还有自己新年的健康运势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毕竟开年就做手术,住院打针吃药,也就意味着这一整年,自己都将在病痛当中度过,是不吉利倒霉的象征。

以上这些习俗和禁忌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们遵循这些规定来祈求好运和平安。也相信祭拜财神可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财富与吉祥。虽然我们现在进入现代社会,可是人们对于传统财神文化,门神文化的信仰却从未丢弃。

中华5000年的文明告诉我们,它能够流传至今,自然有它亘古不变的道理,而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无论相信与否,其实也都应该对它们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正月十四的传统习俗,请您参考学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