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飞长沙,奇幻漂流记,一路火花带闪电~

风平浪静的前兆

飞机绕过一阵一阵的积雨云

长达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几乎间隔几秒就是一个⚡️闪电。

我这一个小时看到的闪电比前半生加起来还得多[捂脸][捂脸][捂脸]

就算是神仙打架,我渡劫吧!

飞临长沙上空



可以看到穿城而过的湘江


这一段是长沙的中心,城市高楼大厦霓虹,江景璀璨!

视察完毕,飞机降落长沙黄花机场。

去衡阳~
来雁塔来雁塔,座落于衡阳市北部石鼓区,为中国名塔、雁城三塔、衡州名胜之一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湘江、耒水、蒸水三江交汇处西部,耒水河口、蒸水河口西部中间的小山上。


塔的第一层东南设门,南向拱门上嵌有清朝兵部尚书彭玉麟手书“来雁塔”横额的汉白玉碑一块。



塔基为垒石构成,塔身用青砖砌成。整个塔体内为楼阁式,共七层,呈八角形,高36米。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潇湘街道湘江北路69号,地处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明徐霞客赞誉称“石鼓书院兼具滕王阁、黄鹤楼名胜之优越”;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誉。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据衡阳郡守的奏请,宋仁宗赐“石鼓书院”匾额,改为州学,遂与当时的睢阳、白鹿洞、岳麓并称全国四大书院;朱熹、张栻、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等先后到此游览或讲学,并有题记。


天书看不懂




石鼓敲不响

石鼓书院主要由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等建筑构成,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创建的书院。

大观楼



合江亭上观蒸水黄、湘江清


湘江大,蒸水小,但混浊的蒸水还是同化了湘江。

历史上的石鼓书院屡毁屡建,最后是抗日战争的衡阳保卫战中彻底夷平!

我2005年过来看这里还是一片萧瑟,2006年当地重修,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到郴州,入住酒店
楼下卖鲜竹笋的,10元一捆。






楚义帝熊心(?-公元前206年),芈姓,熊氏,名心。楚怀王熊槐的孙子,史书又称其为“楚后怀王”,秦末六国复辟诸侯王之一。
熊心本是楚国王族,在楚国灭亡后,隐匿民间为人牧羊。项梁起事后,采纳范增的建议,立熊心为楚怀王,以从民望。项梁死后,熊心与诸将定下誓约: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矫杀宋义,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章邯,熊心被迫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刘邦先入关中,项羽使人还报熊心。熊心答复:照原约办。项羽因此怨恨熊心,于是假装尊奉熊心为义帝,其后将他迁徙到长沙郡郴县,暗中命令英布等人将其弑杀。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统大军东渡黄河直指洛阳,途经新城(今河南商丘),遇三老董公获知熊心死讯。发檄文布告全国,指斥项羽弑君,大逆不道,天下诸侯群起响应,刘邦得各路大军,共计五十六万人,杀奔彭城,讨伐项羽,揭开三年楚汉之争序幕。

历史,就在附近!我们,就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