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斯克也开始布局退路,这代表着白宫风暴将至

明方风林界 2025-04-08 14:42:25

当特朗普还在用“美国伟大”的华丽辞藻粉饰经济时,他曾经的“亲密战友”马斯克却突然掀翻了牌桌。

这位全球首富近日在社交媒体X上炮轰特朗普的首席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称其“连经济学入门课都没及格”,并嘲讽其哈佛博士学位“是坏事,不是好事”。

这一突如其来的攻击,不仅暴露了白宫内部的政策撕裂,更揭示了马斯克与特朗普联盟的脆弱本质,这场看似牢固的政治联姻,终究敌不过利益的刀刃。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蜜月充满戏剧性。2024年大选期间,马斯克高调转投共和党,为特朗普大选豪掷上亿美元,头戴“MAGA”帽为特朗普站台,最后被特朗普委以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的重任,誓言为联邦政府削减万亿美元开支。然而,这场政治豪赌的回报却是惨烈的:

特斯拉股价暴跌:今年以来累计下跌35%,仅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两天内市值蒸发超1250亿美元。

个人财富缩水:身家从去年12月1日的4470亿美元跌至目前的3000亿出头,几乎跌去了三分之一的身家。

政治资本反噬:主导的政府裁员计划引发全美抗议,甚至被共和党同僚要求“收敛”,最后令他不满的是,特朗普在关键时候没有支持自己。

马斯克的困境,本质上是全球资本与本土利益派碰撞的缩影。他主张的“产业回流”依托于全球化供应链和技术移民,而纳瓦罗等人则挥舞关税大棒,试图用贸易壁垒重建“铁锈地带荣光”。

当特朗普选择后者时,马斯克终于意识到:这场游戏的成本,早已超过了他的承受极限。

纳瓦罗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如同一记重拳,却先砸中了自己的阵营。

近期,美国股市连续暴跌,2天跌去近6万亿美元,科技股首当其冲,特斯拉单日跌幅达15%。

面对惨状,纳瓦罗仍坚称美国经济会赢,被马斯克讽刺为只会纸上谈兵。

这场分歧绝非偶然。特朗普政府内部早已分裂为两派:

本土派(纳瓦罗、万斯、卢特尼克):主张以关税为武器,迫使制造业回流,甚至提议对每辆进口车加征2万美元特别税。

全球派(马斯克、华尔街精英):支持自由贸易,主张通过降低成本和开放市场重塑竞争力。

特朗普试图平衡两派,却让政策沦为四不像。例如,他一面允许马斯克推动政府裁员,另一面又要求用手术刀而非砍刀,变相削弱其权力。这种摇摆不仅激化了矛盾,更让白宫沦为权力斗兽场。

马斯克对纳瓦罗的炮轰,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策略性切割的序幕。

早在3月初,特朗普便暗示马斯克可能卸任DOGE负责人,而马斯克近期宣布离职效率部、积极参与欧洲右翼政党活动、多元化布局商业帝国、呼吁美欧零关税、布局脑机接口与AI技术等等领域,显然已经在为自己安排后路了。

像近期,他在以视频方式参加一个意大利政党活动时候表示,欧洲和北美之间应该建立零关税自由贸易区,称“关税是愚蠢的”。

这其实就是公开的一种信号,一种反对特朗普现有关税政策的信号。

某种程度上,他已看透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性”。无论是与国务卿鲁比奥的公开争吵,还是财长贝森特被曝“萌生退意”,均显示白宫正陷入“无人可信”的混乱。

马斯克的撤退,恰似华尔街的预警:当政治投机者开始自保,往往意味着风暴将至。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是一场违背经济规律的豪赌。全球化数十年的产业分工,早已让美国制造业在成本和效率上失去优势。

强行用关税筑墙,只会推高通胀、激化贸易战,最终反噬经济,高盛已将美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2.4%下调至1.7%。

更致命的是,特朗普的周边正加速崩塌。

马斯克的公开反水、贝森特的离职传闻、各州自行谈判贸易协议(如加州州长纽森宣布“加州不是华盛顿”),均显示联邦权威的瓦解。

这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实验,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一个分裂的政府,无法领导一个分裂的国家。

马斯克的离场,揭示了权力游戏的残酷法则: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特朗普沉迷于“关税万能论”时,马斯克早已嗅到危机,并选择用掀桌的方式止损。

这种“先见之明”,与其说是智慧,不如说是资本对政治的降维打击。

而白宫的混乱,恰恰是美国政治裂变的缩影。当全球资本与本土民粹无法共存,当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激烈对冲,这场“内斗”或许才刚刚开始,很多人在准备跑路,也有很多人在观望,这艘大船才开始航行了2个多月,就已然陷入了惊涛骇浪。

唯一确定的是,马斯克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叛逃者”——在利益面前,连“美国伟大”的幻觉也会瞬间崩塌。

0 阅读:46

明方风林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