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业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加速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昌平区作为“三城一区”主平台的核心承载区之一,近年来始终围绕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致力于构建“3+2+1”现代化产业结构。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服务业在支撑区域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昌平区近日正式发布了《昌平区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据了解,该《行动计划》旨在到2026年,充分释放全区科技创新资源的潜力,加速科技服务市场主体的集聚,构建起具有昌平创新特色和优势、能够有力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业体系。预计到2026年,昌平区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主体将达到约300家,年营业收入将超过500亿元,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将达到约12%。
此外,《行动计划》遵循“3434”行动思路,即围绕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发展这“三大导向”,聚焦研发设计、工程技术、检验检测和科技推广这“四大领域”,集聚头部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高校成果转化机构这“三类主体”,构建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服务这“四类群落”。从主体雁阵培育、源头供给夯实、服务链条融合、重点群落打造、要素环境优化五个方面,提出了16项具体行动措施。
在重点任务方面,主要实施主体雁阵培育行动,推动科技服务业规模升级。这包括激活央企的“头雁效应”、助力民营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吸引高水平专业化服务机构落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型企业等四项具体措施。
同时实施重点群落打造行动,通过融合带动主导产业提质发展。具体包括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全链条服务群落、先进能源技术产业化服务群落和先进制造业“全周期”服务群落等三项具体措施。
《行动计划》还将实施前沿赛道布局行动,以孕育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为目标。这包括培育未来技术源头创新服务、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田”、构建新型孵化服务体系等三项具体措施。
实施要素环境优化行动,旨在增强科技服务业对创新生态的涵养力。这包括加强人才吸纳与培养、强化科技金融赋能、推进国际化交流合作、加大空间资源保障力度等四项具体措施。
通过出台《行动计划》,昌平区将推动科技服务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融合化、数字化发展,全面增强科技服务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提升产业辐射能级,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全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和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