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糖尿病研究
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昨天晚上,我爸拿着体检报告忧心忡忡地找我商量,"闺女,我空腹血糖7.0,医生说已经是糖尿病了,要不要开始吃药啊?"我看了看报告,发现除了空腹血糖略高外,其他指标都还正常,而且爸爸平时精神状态也很好。作为一名营养师,我知道血糖问题确实不能掉以轻心,可也不能自己吓自己。
血糖升高不等于一定要吃药,这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概念。我给爸爸详细解释了血糖值和用药标准的关系,也顺便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很多血糖略高的人其实并不需要立即药物干预。这项研究追踪了超过5000名血糖异常者,发现那些空腹血糖在7.0-8.0mmol/L之间、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的人群,通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超过40%的人血糖恢复到了正常范围。
什么是真正需要药物干预的血糖值?国际糖尿病协会给出的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且伴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并发症风险时,才考虑药物治疗。

去年,我婆婆体检发现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小时9.5mmol/L,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我没让她立刻吃药,而是帮她调整了饮食结构,增加了适量运动。
我给婆婆设计的"控糖餐单"很简单:早餐从原来的白粥、油条改为全麦面包加鸡蛋,中午的米饭量减少三分之一,增加蔬菜摄入量,晚餐则以蛋白质食物和蔬菜为主,少量粗粮。三个月后复查,她的空腹血糖降到了5.9mmol/L,餐后血糖也维持在7.8mmol/L以下。

对于血糖偏高又担心的朋友,我建议先搞清楚这几个数值:
空腹血糖:
正常值:3.9-6.1mmol/L糖尿病前期:6.1-7.0mmol/L糖尿病:≥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值:<7.8mmol/L糖尿病前期:7.8-11.1mmol/L糖尿病:≥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
正常值:<5.7%糖尿病前期:5.7-6.4%糖尿病:≥6.5%上周,我朋友小李紧张地发信息给我说刚查出空腹血糖6.7mmol/L,吓得不轻。我问她有没有测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她说没有。我建议她补测这两项指标,结果她的餐后血糖是8.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属于糖尿病前期,而非糖尿病。

单次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很多因素会导致血糖暂时升高,比如前一天晚上吃得太晚或太多,检查前太紧张,甚至前一天剧烈运动后也可能造成一过性血糖波动。
我建议小李先别着急吃药,从简单的生活调整入手:
1. 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不是所有碳水都会快速升高血糖。我教她用粗粮部分替代精白米面,比如用燕麦、全麦面包代替白面包,糙米代替部分白米。这些食物含有丰富膳食纤维,能减缓葡萄糖吸收速度。

2. 调整进食顺序先吃蔬菜、蛋白质食物,最后吃主食。我家餐桌上就是这个顺序,先上一盘凉拌黄瓜、西红柿,再上荤菜,最后才是米饭。这种进食顺序能让血糖上升曲线更平缓。
3. 增加日常活动量运动是降血糖的天然"良药"。小李本来就喜欢运动,我建议她每天饭后半小时左右去散步20-30分钟,效果特别好。我自己也会带着孩子饭后出门溜达,既能控制血糖也能增进亲子关系。

4.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造成血糖升高。我婆婆以前总熬夜看电视剧,调整作息后,血糖明显改善。
三个月后,小李复查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降到了5.8mmol/L,餐后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她特意发信息感谢我没让她急着吃药,让她认识到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我还想分享一个实用小技巧。某些食物组合能帮助稳定血糖,比如在吃水果时搭配一小把坚果,或者在吃面条时加入一些豆制品。这是因为蛋白质和脂肪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
我家早餐经常是全麦面包配鸡蛋和牛奶,孩子爱吃香蕉,我就让他同时吃几粒杏仁或核桃。这不仅能减缓血糖上升,还能增加饱腹感。

回到开头我爸的问题,在了解他的各项指标后,我建议他先别急着服药,先从饮食和运动入手调整一个月,再复查血糖。我给他制定了一个简单的"护糖计划":早餐不再喝甜豆浆,改用纯豆浆;主食从大米饭换成杂粮饭;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快走;晚上九点后不再进食。
一个月后复查,爸爸的空腹血糖降到了6.5mmol/L,医生也认为暂时不需要药物治疗,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
并非所有血糖偏高的人都需要立即吃药,特别是在糖尿病前期或刚刚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很多人能有效控制血糖,甚至让指标回归正常。

当然,如果血糖明显升高(如空腹血糖超过9.0mmol/L)或已经出现并发症,那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我有个同事空腹血糖达到12.3mmol/L,还出现了明显的多尿、口渴症状,这种情况就必须立即药物干预。
血糖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定期监测和持续努力。我家现在每周至少有三天的晚餐是低碳水的,我们全家人都养成了饭后散步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控制血糖,整体健康状况也有明显改善。

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帮助更多血糖偏高的朋友科学看待自己的情况,既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掉以轻心,在专业指导下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往往是控制血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