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开始,美军就在这地方轮流驻扎,把它当成了插手南海事务的前沿阵地。中国企业一涉足,美国就紧张起来。那时候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还直接给澳大利亚政府施压,让他们再好好瞅瞅这个租约的事儿。虽说2023年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审查说没啥风险,但两边的政客还是拿达尔文港当话题炒,总说“中国威胁”。阿尔巴尼斯2022年掌权后,一开始还说租约挺好的,不用改。可到了2025年大选快来了,他突然改口,说要收回港口。
岚桥集团态度很明确:“达尔文港,我们打死也不卖。”作为北领地那儿最大的外资大手笔,岚桥集团已经砸了6000多万澳元进去,把港口扩建得杠杠的,年吞吐量噌噌噌从500万吨涨到了3000万吨。你看,那港口里七成多的进口货都是来自中国,九成多的出口货又都奔向了亚洲市场。最重要的是,这港口还给当地人带来了1500个饭碗,每年还给社区捐个20万澳元,简直就是北领地经济的顶梁柱。
这种“策略上的不安”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全球各地港口迅速展开的一系列动作——想想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还有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中国已经在超过20个国家投钱建港口,打造“一带一路”的物流体系。澳大利亚的政治手段,让咱们看到了中国海外投资的不稳固。咱们的企业在国外大多是用“管理权方式”来运营,缺少真正的所有权保护,这样一来,政治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受影响。这事儿吧,可能还会带出更大的麻烦,其他国家可能看到澳大利亚这么做,也会跟着学,用“国家安全”当借口,来管咱们的企业投资。就拿美国来说,他们现在正通过花钱买股份,控制着巴拿马运河两边的港口,想要对中国的航道来个“卡脖子”。
但中国在应对方面也有了新招。一方面呢,就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比如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就开始审查李嘉诚家族卖巴拿马港口的那个交易。另一方面,咱们也在赶紧找别的出路,比如多利用北极航道啊,还有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这些,不那么依赖某一个地方。最关键的是,中国现在跟更多国家合作得更紧密了。
巴拿马不跟美国玩驻军那套后,咱中国和巴拿马就搞了个大合作,一共签了66个协议,从买卖东西、建基础设施到能源开发啥的都包括了,这就是在打造一个不靠美国的经济圈。澳大利亚那边,阿尔巴尼斯政府老想着用“强制征收”来吓唬人,说白了就是把国家利益当选举的筹码,这眼光也太短了。时间会告诉我们,谁要是把商业上的事儿跟政治扯一块儿,那最后肯定得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