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达摩院又一次获奖了,在接连斩获ACL 杰出论文、CVPR 最佳学生论文等奖项之后,在全球数据挖掘领域顶级会议 KDD 2022上,来自阿里达摩院的论文《FederatedScope-GNN: Towards a Unified,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Package for Federated Graph Learning》再次拿下了应用科学方向“最佳论文奖”,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 “数据可用而不可见”的方式来进行深度学习,在获奖语中提到该论文“推动了联邦图学习技术的发展,并树立了优秀平台工作的榜样”。
阿里达摩院的接连获奖实际上也是一种厚积薄发的体现。在当下,国内的科技企业大多是做应用层的,也就是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虽然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和基础层面上的创新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创新虽然在客观上也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便利,但是大部分只能在特定的场景和环境中应用,一旦脱离这些前提条件,那么就失去了市场和竞争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阿里的电商业务和腾讯的社交业务,这两个业务都试图进行过全球化,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铩羽而归。不可否认这两者都曾经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其成功的背后更多是市场层面的因素,而不是技术层面的因素。所以一旦拿到全球化市场上进行竞争,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大败而回。
所以看到这种情况的马云也开始在电商业务之外,为阿里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根基技术,一个领域方向是阿里云,另一个领域方向就是达摩院。前者是在前沿科技领域上的探索,后者则是在芯片等基础领域上的探索。如今阿里云不但在国内拿下42.5%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在全球也仅次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排名第三;达摩院也在技术研发领域做出不少前沿研究,同时也推出了大量自研芯片。
相对于腾讯,阿里的成功更加难能可贵。不可否认腾讯的即时通信软件确实方便了大众,但是腾讯却没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去推动更深层次和基础层面的科技发展,反而沉溺于用社交领域的垄断地位来赚游戏行业这种“快钱”。
当然,用游戏行业来赚钱这种行为也没有指责的道理,但是首先赚这种容易得“快钱”对于推动腾讯更进一步的发展是无益的,太容易赚到的钱也让腾讯缺乏继续投入研发的动力,也可以看到近几年腾讯和阿里在研发上的差距正在明显拉大,腾讯拿不出一个可以对抗阿里云、达摩院甚至钉钉这个级别的产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托于社交做游戏赚钱太容易,腾讯没有进行改变的内在动力。
其次则是游戏对于当今社会以及未成年人来说,其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当劳累了一天之后,适度进行放松是必须的,这也是游戏等娱乐活动存在的意义。但是现代的游戏在融合了包括行为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的设计和建议之后,在游戏中埋藏了大量容易让人沉溺的因素。为什么有人对游戏上瘾?这其实不是个体的错误,而是这些游戏本身就有大量的专业人士根据人类的大脑,设计出了大量刺激其分泌多巴胺的内容,使得普通人在玩游戏时不断获得“快乐”的感觉,最终沉溺其中。
而阿里则毫无疑问选择了一条困难但是正确的道路,无论是阿里云还是达摩院,这些都是试图在技术层面上取得突破和寻求利润的方式,无论是在云计算还是在芯片领域取得的成功不但将极大提升阿里的基础技术能力,同时也将推动国内整体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芯片赚的是“慢钱”,但这些钱不是以收割普通人的方式获取的,而是通过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来赚取的利润,这样的发展方向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此时不得不感叹马云的高瞻远瞩,无论是提前布局云计算领域还是3年1000亿支持达摩院的发展,这些措施和战略眼光相对同行都是十分超前的,而如今阿里云计算已经在成立13年之后首次实现了盈利,这也表明在云计算领域阿里已经扛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如今将逐步收获丰收的果实;达摩院也相继推出了玄铁910、含光800以及将来运用在云计算上,取代英特尔CPU的自研云基础设施处理器CIPU。
正在一步接着一步提升自己技术实力的阿里巴巴,正走上一条不同于腾讯的发展道路。
阿里是私企科研新锐,其成果正在显现,应该弘扬,少予贬损。
两个马骗子,一个骗女人的钱,一个骗小学生的钱
[点赞][点赞][点赞]阿里巴巴的科技巨资投入,慢慢地显示新的增长点[点赞][点赞][点赞]
互联网公司如果不能在强大期间转换成科技公司。没有未来
这里没有喷阿里人
致敬阿里!
马云留的产业,
马云不是已经套现一千多个亿享受人生去了吗?
最高端,还是在一部分人手里
[点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