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2》的一个场景深深吸引了我:申公豹与元始天尊间的对话。
申公豹质问元始天尊为何放弃自己,而选择了太乙真人。
元始天尊仅轻描淡写地回应了一句:“大局所需。
”观影的我不禁陷入沉思,恍惚间,这不正是我们的现实吗?
寒门子弟学有所成,却因为种种原因,依旧难以打破体制的壁垒。
于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中的小镇做题家——申公豹。
出身决定一切?
申公豹为何注定赢不了太乙真人申公豹每天早起练功,勤奋到令人难以置信。
早上四点钟,在很多人还在熟睡时,他已经开始一天的刻苦训练。
为师兄们干脏活、累活数百年,他耐心又努力。
申公豹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他那避免不了的“妖族”身份。
这标签,成了他无论如何也洗不掉的“原罪”。
反观太乙真人,随心所欲地过日子,有时甚至显得有些好吃懒做。
凭着他那“根正苗红”的身份,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元始天尊的青睐。
这个选择不由得让人质疑:难道真是能力不重要,出身才是关键?
电影中,仙界的这一幕不禁让人想到我们现实中的许多职场现象。
寒窗苦读、努力工作,换来的却是“拼不过人脉”的无奈,这难道不是对我们努力的嘲讽吗?
体制游戏中的“高级耗材”:申公豹的棋子宿命申公豹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更在于他从未被体制真正需要过。
他像个“高级耗材”,被毫无怜悯地使用着。
师命难违,他听从无量仙翁的指示去屠杀妖族,为其炼制丹药,最终得到的仅是几颗丹药的回报。
为了讨好元始天尊,他冒险盗了灵珠,培育出敖丙。
可事实是,他仍然只是阐教内部角力的一个棋子。
这种工具人的命运,在现实职场中又有多少相似之处?
那些被公司当作“能者多劳”的员工,被一再压缩时间与精力,从不在意他们的个人成长和需求。
能力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本,可一旦能力不再,或者横遭陷害,被遗弃的命运也将毫无预兆地降临。
反抗后的代价:成见大山如何压垮申公豹随着申公豹面对不公的现实,不甘心的反抗在他心中萌发。
救李靖夫妇、揭穿无量仙翁,申公豹做了许多正义之事。
体制并非因此而给予公平对待,相反,申公豹成了人们口中的“反派”,种种扣上的罪名让他失去了信任。
即使他培养出的敖丙选择了善良,却仍然逃不过怀疑的目光。
仙界的社会结构和人心成见,更似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而现实中的寒门精英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即便用无限的努力进行反抗和自我证明,终究难免被体制的“定见”压得喘不过气来。
而体制给出的回应,也是极尽冷酷:你无论怎样挣扎,到头来只能证实体制的“正确”。
我命由我,还是体制使然?
从哪吒到申公豹的对比电影中,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令人热血沸腾。
可要知道,哪吒是灵珠转世,有李靖夫妇和太乙真人的支持。
相比之下,申公豹的命运则寒酸得多。
他的痛苦挣扎不受关注,最终只能如棋子般被操纵,自己如何努力都难以走出宿命,恰如现实中许多小镇做题家,他们也许有能力、有梦想,却仍旧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
这些冰冷的事实,引人深思。
其实,元始天尊对申公豹和太乙真人的安排,不就是现实中体制规则的一个缩影吗?
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为保自身利益,不配提供公平竞争的大环境。
一位年轻的职场新人,可能才华横溢,却往往因背景、资源不足而被迫放弃。
即使他像申公豹一样拥有足够勤奋和才华,也在系统化的不公平面前无力反抗。
结尾:回到申公豹与元始天尊的对话,那一句“成见是一座大山”,直直地扎进每个人心里。
我们是否也曾为未能实现公正、未能获得应有的机会而感到无奈和愤怒?
或许,这部电影不仅仅在讲仙侠故事。
申公豹的困境,实际上是许多寒门出身者面对的不易。
所以,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不公的世界?
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
或许终有一天,我们能真正打破那座“成见大山”。
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最重要的,或许是保持内心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不被现有体制击倒,而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成就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深思和追求的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