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由于政府的残暴统治,陈胜、吴广率先于大泽乡揭竿而起,受此感召,天下各地都纷纷举义旗、反暴秦,其中的一支是由一对叔侄率领的,叔叔叫项梁,侄子叫项羽,他们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人,后来叔叔项梁战死,于是项羽成为了这支起义军的领导人物,在后来的巨鹿之战中,项羽率军击败了秦将章邯,由此声名大振、诸侯归附。在消灭了秦军主力之后,项羽进函谷关,自立为西楚霸王,并于此大封诸侯。
项羽
刘邦,是秦末另一支重要的起义军首领,陈胜吴广起义后不久,刘邦集合了三千子弟兵响应,自号沛公,后来投奔项梁,并率先攻破了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就此灭亡了,鸿门宴之后被项羽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区及汉中一带,后来刘邦与项羽开始了楚汉争霸,虽然在前期屡屡败北,但知人善任的他最终还是击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定陶即皇帝位,建立了大汉王朝,刘邦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高祖。称帝后的刘邦才去休养生息的政策,并逐步剪除了诸多异姓王,在使残破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的同时,也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公元前195年,在讨伐英布叛乱的时候被流矢射中,同年病逝,后来毛主席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刘邦
由于对刘邦深为忌惮,项羽在封刘邦为汉王时把刘邦所属的军队削减至了三万人,并封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关中之地,以遏制刘邦。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皆为秦朝降将,章邯是秦二世时期的军事支柱,秦朝的最后一位大将,多次奉命攻灭各地起义军,屡战屡胜,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在后来的漳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后来投降项羽,并随之入关,被封为雍王,在后来的楚汉之争中,章邯屡战不利,于公元前205年城破自杀;司马欣,秦朝长史,陈胜起兵之后负责章邯作战,巨鹿之战兵败后投靠了项羽,秦灭后被封为塞王,后来于成皋被汉军击败,自刎于汜水之上;董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史官董狐的后裔,秦朝时任都尉,负责辅佐章邯作战,投降项羽后被封为翟王,成皋之战兵败后与塞王司马欣一起自刎于汜水之上。
鸿门宴
张耳,秦末汉初人物,年轻时曾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的座上客,魏国灭亡后,张耳居住在外黄,与刘邦过从甚密,陈胜吴广起义后参加了起义军,项羽分封诸侯时因念张耳扶赵抗秦之功,封其为常山王,后来因抵挡不住陈馀的攻打而投靠刘邦,被封为赵王,于汉高祖五年去世,被追谥为景王,赵王爵位由其子张敖继承,后在刘邦剪除异姓王时被废掉王位。
韩信
英布,秦末汉初名将,是上古人物皋陶的后裔,因触犯秦律被施以黥刑,所以又被称为黥布,被派去修筑秦始皇陵墓,逃跑之后成为盗贼,率部下一同反抗秦朝,后来归属于项梁,项梁死后成为项羽的部将,经常担任军队前锋,后来项羽分封天下时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并在项羽的授意下杀死了“义帝”楚怀王。楚汉争霸时因屡次违抗命令而受到项羽的责备,不久就投靠了刘邦,被封为淮南王,并联合其他汉军与垓下击败了项羽,刘邦称帝后,英布成为异姓诸侯王之一,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后来韩信、彭越相继被杀,惊惧不安的英布起兵造反,后来兵败被杀。
乌江自刎
除了上面的这几位外,项羽分封的诸侯还有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邛、代王赵歇、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和济北王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