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发布软件新政“14条”AI大模型最高补贴5000万

文元众视 2025-03-21 02:26:0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为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软件特色产业基地,引领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建设,武汉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和重点项目推进局日前发布《关于加快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14条具体措施对人工智能布局、开源生态建设支持再加码。支持龙头企业研发原创性、引领性的大模型产品,给予累计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

鼓励企业拥抱大模型

统计数据显示,武汉东湖高新区软件产业相关企业约2.7万家,规模以上软件企业超500家,2024年软件业务收入预计首次超20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高新区第6位。目前,全国软件百强中有20家在此投资布局,集聚百亿级龙头企业3家、上市企业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余家。

《措施》从支持软件产业重点领域突破,鼓励软件企业创品牌、上规模,支持软件开源生态建设,强化软件产业要素支撑等4方面出发,制定14条具体举措,鼓励企业全面拥抱大模型。

在支持软件产业重点领域突破上,《措施》提出强化关键软件领域技术创新,建设工业软件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工业软件领域创新平台。支持重点企业围绕国产自主可控,牵头建设面向工业软件(EDA、CAX等)方向的技术创新或产业生态服务平台,对总投入超过1亿元、具有较强产业带动效应并符合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平台,按照平台每年建设投入的50%给予支持,单个平台每年支持金额不超过1亿元,累计不超过3亿元。

《措施》鼓励企业全面拥抱大模型,强化算力要素保障,鼓励企业利用算力资源,开展模型训练、推理及调优等,每年设立专项“算力服务券”,对模型备案地在光谷的企业,按照算力总投入分档给予30%(500万元以上)、40%(100万—500万元)、50%(100万元以下)的算力支持,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打造AI大模型标杆,支持龙头企业研发原创性、引领性的大模型产品,对参数量超过千亿的通用大模型,或者参数量超过百亿、有行业影响力的行业大模型,综合考虑其技术创新性、应用推广情况等因素,连续三年对牵头研发单位按照当年研发投入的30%,给予累计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

在强化软件产业要素支撑上,《措施》提出强化软件人才集聚,支持软件产业载体升级,加强软件企业投融资支持,支持举办特色展会赛事。鼓励企业吸纳开源人才,按照企业当年获得开源项目人才认证的员工数量,给予企业2000元/人的培训补贴,每家企业累计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软件开源生态建设

开源即开放源代码,即在遵守版权许可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修改甚至再发布软件的源代码。数字经济时代,开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目前全球97%的软件开发者和99%的企业已使用开源软件,70%以上的新立项软件项目采用开源模式。开源起步于软件领域,在数字经济时代迅速发展壮大,已逐步拓展至电子信息制造等硬件领域。

《措施》围绕“五要素”,即开源产品、开源平台、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开源应用设立专项支持条款,如开源原生应用开发最高支持3000万元。

《措施》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发基于开源系统的原生应用软件与工具软件(三方引擎、闭源库等),对首次通过开源系统原生应用认证并上线商用的软件,给予开发企业10万元的研发支持,每家企业支持数量不超过5个;设立专项支持资金,每年遴选不超过3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重大原生应用开发项目,按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50%进行支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在鼓励建设开源服务平台、支持开源项目适配应用两项上,《措施》给出的最高奖励都达到1000万元。支持企业自建或依托科创供应链平台搭建开源创新中心、开源社区、开源开发测试、开源代码托管等开源服务平台,对经过备案的平台,按项目建设费用的30%给予支持,单个平台支持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鼓励企业智能终端产品(不含个人使用的手机、平板等)开展开源适配认证,对于适配智能终端产品实现产业化销售的,按照轻量设备最高10元/台、小型设备最高40元/台、标准设备最高150元/台的标准,给予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逐年递减)。

在鼓励开源技术创新应用方面,《措施》鼓励企业基于重大开源项目实施二次开发形成商业发行版软件产品(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每年评审支持若干引领产业发展和颠覆式突破并实现商业化销售的软件产品,给予单个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在强化开源应用示范打造上,《措施》引导应用场景开放,鼓励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龙头链主企业在政务、金融、城市生命线工程、科技及产业配套、生产制造等领域,积极开放应用场景,每年定期发布区级开源应用场景清单。

0 阅读:0

文元众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