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经验红娘故事,比丧偶式婚姻更普遍的是年薪百万夫妻KTV各玩各的

暮色晚晚 2025-04-17 21:46:04

昨天我和几个姐妹约好在重庆光环商场喝下午茶。本来开始都是聊一些吐槽公司老板的事情,没聊多久就聊到了周边朋友的婚姻八卦。

一位在互联网大厂上班的朋友问我们:“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有?身边很多夫妻在很多外人看来很幸福,但他们背后的故事可八卦了。”

她继续说到:她们公司有一对年薪百万的夫妻,经过早些年的打拼也在北京也买了房买了车。但私底下两人几乎零交流,平时周末两个人也是各玩各的。

有一次公司团建那对夫妻刷新了她的三观。

我朋友亲眼看到该丈夫在KTV里,跟一个年轻女实习生搂搂抱抱。他的妻子则在角落里跟另一个部门的男同事聊得火热。

更令人震惊的是两人对彼此的越界行为视若无睹,仿佛对方只是个空气人。

我朋友说她当时也是懵了,借着几分酒意(也可能是纯粹的好奇心爆棚)问她:“姐,你们这样真不觉得别扭吗?”

她平淡的说到:“别扭什么?谁不是忙得像条狗?再说了这样挺好,各取所需互不打扰,还省得吵架浪费时间。

她讲完后我们几个都沉默了。曾几何时我们总爱开玩笑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但对于某些在大城市高压下挣扎的人来说,婚姻可能连坟墓都不是。

或许它更像是一个分摊生活成本、偶尔提供点生理慰藉(还可能是从外面找的)的合作所。至于晚上一起睡觉的人是谁,好像真的不那么重要了。

写到这里我必须声明,晚晚绝不是在唱衰婚姻。我还是那个坚信“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老派思想持有者。

只是我朋友描述的这种“精英式开放婚姻”,让人不得不感到一丝悲凉和困惑。

想想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被教育要努力奋斗实现阶级的跨越。

我们拼命追求的物质繁华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还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

那种开放式的婚姻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刺激,但是它治愈不了根本的孤独和创伤。

所以各位请用力守住你对爱的那份初心和敬畏。如果夫妻间累了倦了可以沟通,甚至可以暂时分开各自冷静。

我认为房子再大,银行卡里的数字再多,也抵不过那个愿意听你絮叨的人。

你对这种开放式婚姻怎么看?你觉得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我们还能守住爱情的纯粹吗?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