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老家时,才知道邻居李阿姨的无奈。
李阿姨已61岁,儿女双全,且都毕业于985院校,事业有成。
在旁人看来,李阿姨理应尽享天伦之乐,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李阿姨的儿女虽学历高、事业好,过年也会回家看望她,但两代人之间却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生疏感。
儿子32岁,女儿36岁,女儿没有成家的打算,儿子成家了却一直不想要孩子,这让李阿姨愁眉不展。
为何越是儿女学历高的家庭,越容易出现“断香火”的情况呢?
在传统观念里,孩子学历高、事业有成通常意味着能力强,父母也能省心,高学历往往代表着各方面积极正向,很难与“断香火”联系起来。
然而,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却越来越常见。
一方面,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了个人主义的兴盛和丁克现象。
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老一辈人眼中,生儿育女是传承香火、为晚年生活提供保障的重要方式。
他们渴望“四代同堂,孩子膝下承欢”的生活。
但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和多元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结构开始转变,个人主义不断兴起,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年轻一代开始明白,父母眼中的高质量、完整人生并非自己真正想要的。
他们倡导“管好自己,及时行乐”,生儿育女渐渐被他们抛到脑后。
这种不要孩子的生活方式在西方被称为丁克,强调个人自由和生活质量,而非传统的家族延续。
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传播,高学历群体更容易接受这种生活方式。
就像我的一个远房表哥,他是名牌大学毕业,在大城市有着不错的工作。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自由自在,不想因为孩子而束缚自己。
他认为有没有后代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生儿育女可能还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所以选择了丁克。
而那些低学历、低收入的人,往往觉得养儿防老很重要,孩子在他们眼中可能更多地是一种“工具”。
于是,就出现了学历偏低的人更愿意生孩子,学历高的人反而容易“断香火”的奇怪现象。
原生家庭对婚育观的影响不可忽视。
父母的婚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婚育观。
这涉及到心理学中的投射性认同概念,个体将自己不愿意接受或难以忍受的情感、想法、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
这种潜移默化的观念会变成内在的生命逻辑,对婚姻的认知往往源于家庭中父母的相处方式。
那些成长于充满爱的家庭的孩子,对自己和婚姻都有着足够的自信。
比如明星卢昱晓,她的妈妈因参加综艺节目火出圈,卢昱晓也令人羡慕。
她凌晨三点结束工作后给爸爸打电话,爸爸立刻接听且满是关心和叮嘱。
她的妈妈也很爱她,温柔交流,给予极大支持和包容。
有一次她丢了钥匙,妈妈没有责骂,而是引导她回忆,最终成功找回钥匙。
这种鼓励式的爱和包容,让卢昱晓成为了一个温暖而情绪稳定的人。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少会选择丁克。
而我的一个朋友,他的父母经常争吵,对他也不管不顾。
他从小就对婚姻没有积极的向往,长大后更是排斥婚姻,不愿意生孩子。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人,往往是最有资格做父母的人。
因为他们接受了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婚姻和生育的成本有更全面的认知,同时也源于自身对婚姻的恐惧。
所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愿意养育后代,选择“断香火”。
比“断香火”更可怕的是,父母在无法提供爱和陪伴时,仓促地生下孩子。
人生没有完美的选项,选择丁克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选择生儿育女就要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比如我认识的一对夫妻,他们学历不高,在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匆生下了孩子。
由于经济压力大,两人不得不长时间在外打工,孩子只能留给老人照顾。
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性格变得孤僻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这对夫妻后来也很后悔当初的草率决定,可孩子成长中的缺失却难以弥补。
所以对于高学历的人来说,他们因为受到更多的教育,更明白责任二字的分量。
所以在觉得自己无法承担这个责任的时候,便更容易选择“丁克”。
写在最后:
高学历家庭的“断香火”现象,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追求。
高学历群体往往更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的追求,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高。
丁克生活方式或许能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等。
高学历家庭的“断香火”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
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这种现象的好坏,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同时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拥有更幸福、健康的人格。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