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一家五口一氧化碳中毒遇难

故事君 2025-02-11 19:58:47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疾首的消息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广西南宁兴宁区小鸡村发生了一起人间惨剧,一家五口因一氧化碳中毒,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据逝者的好友周先生回忆,遇难者是一对三十出头、在当地经营猪肉铺的年轻夫妇,他们膝下有两女一子,生活虽平凡却也幸福美满。然而,事发当日,一家人在紧闭门窗的情况下使用燃气热水器,等察觉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时,一切都已无力回天。周先生悲痛万分地说道:“他们夫妻二人如此年轻,孩子也都还小,听到这个噩耗,我的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悲剧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即刻开展入户排查工作,并加大了燃气使用安全的宣传力度,力求将安全知识传递到每一个家庭。在寒冷的冬日,尤其是南方地区,随着气温的骤降,各式各样的取暖设备纷纷派上用场。但在享受温暖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对安全问题掉以轻心。南宁的这起悲剧,以及众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亲身经历,无一不在为我们敲响安全的警钟。

不久前,湖南郴州桂东县沤江镇三台山公园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惊险事件。一名女子在夜间露营时,为了抵御严寒,在帐篷内点燃了炭炉,没想到却因此陷入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险境。接到报警后,当地消防部门火速出警。彼时,夜晚气温已降至冰点以下,消防人员抵达事发地附近后,却与报警人失去了联系。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他们分组展开地毯式搜寻,终于在距离主路约 1 公里外的一处山沟中找到了被困女子。此时,女子已在帐篷内昏迷不醒,身体严重失温。救援人员见状,迅速将她抬上担架,做好保暖措施后,马不停蹄地送往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女子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 “一氧化碳中毒” 后发现,近期有大量网友分享了自己或家人一氧化碳中毒、险些中毒的惊险遭遇。从这些分享中不难看出,绝大多数险情都发生在人们于密闭房间内使用炭火围炉煮茶、吃铜锅涮肉、炭火烧烤、烧炭取暖等场景中。而且,在一氧化碳环境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中毒症状往往就越严重。

消防试验揭示一氧化碳危害

一氧化碳,这个隐匿在暗处的 “隐形杀手”,其危险性不容小觑。在寒冷的季节里,到底哪些生活场景隐藏着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在密闭空间烧炭又究竟有多危险?消防员通过一系列严谨的试验,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神秘面纱。

在一个约十平方米的密闭房间内,消防员放置了一个点燃的炭盆。随着盆中的炭火熊熊燃烧,房间内的温度逐渐升高。仅仅过了十分钟,消防员穿戴好专业防护装备进入房间,手中的气体检测仪瞬间发出尖锐的警报声。此时,房间内一氧化碳的百万分比浓度约为 889ppm,远超安全浓度 50ppm。当木炭燃烧半小时后,消防员再次进入房间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平均值竟已飙升至 1686ppm。

除了烧炭取暖,深受露营爱好者喜爱的卡式炉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消防员在试验中发现,卡式炉燃烧时同样会产生一氧化碳。将卡式炉点燃约半小时后,密闭房间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 118ppm,已然超过了安全值。湖南郴州市苏仙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崔光武解释道:“卡式炉通常使用灌装丁烷气、液化气作为燃料,这些气体在不完全燃烧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特别是在密闭空间中使用卡式炉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极易导致燃烧不完全,从而大大增加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医务人员表示,一氧化碳的安全浓度应始终保持在 50ppm 以下。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 200ppm 时,健康成年人在两到三小时内便会出现不适症状。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何德剑介绍:“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中度中毒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面部潮红、出汗增多、心率加快、烦躁不安,甚至可能陷入昏迷状态。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即便侥幸存活,也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消防员提醒,在使用炭火和燃气灶时,务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同时,日常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油车时,也需时刻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如果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或者排气导管较短,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烟气就会直接排放在密闭浴室内,极易导致中毒。而长时间开着空调在密闭燃油车内睡觉更是大忌,因为尾气可能会回流进入车内,致使车内人员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崔光武强调:“千万不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在燃油车内长时间开空调休息时,一定要开窗通风,发动机持续运转会不断产生一氧化碳,并通过空调进入车内,且浓度会越来越高,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网传预防方法不可信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在燃烧的炭火旁放一盆清水就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实真的如此吗?消防员在密闭房间内进行了一场实验,将一盆清水放置在点燃的炭火盆边。15 分钟后,消防员走进房间,使用多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一氧化碳浓度为 343ppm,仍处于严重超标状态。由此可见,网传的放一盆水能避免中毒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崔光武解释道:“由于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所以在炭火旁放一盆清水根本无法降低一氧化碳浓度,起不到任何预防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木炭、煤炭,只要是含碳的燃料,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都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而且,没闻到煤烟味并不代表没有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让人防不胜防。崔光武还提醒:“一氧化碳比空气轻,如果门窗缝隙位置较低,一氧化碳就很难排出,所以必须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如何识别与应对一氧化碳中毒

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识别一氧化碳中毒呢?一旦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又该采取哪些正确措施呢?何德剑主任介绍:“所有含碳的物质在燃烧不充分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 240 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临床表现主要为组织缺氧,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患者的口唇会呈现出樱桃般的红色,严重时可能还会出现意识模糊、四肢抽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120 寻求专业帮助。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建议,首先要迅速将患者带离中毒环境,并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给患者保暖。何德剑主任说:“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他的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可以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其呕吐而导致窒息。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同时,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每一起事故都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无法弥补的伤痛。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惨痛的悲剧中汲取教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取暖设备和燃气器具,让悲剧不再重演,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温暖与安全中度过寒冬。

0 阅读:647

故事君

简介:分享生活故事,品位人生百态;尝人间苦乐,品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