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动员千万知青上山下乡,为何邓公复出不久,便终结了政策?

追梦的年 2024-01-06 23:46:20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毛主席就号召广大城市青年到农村去、支援落后地区发展建设,无数知青响应政策上山下乡,将汗水洒在了离家遥远的地方。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争取在未来的18年内,动员超过35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中央两位领导人都如此重视此事,政策就大力地推动了下去。

不过在1976年毛、周两大伟人相继去世后,上山下乡就不再那么火热,1978年邓公复出并有了很大领导权后,开始逐步组织知识青年返城之事,最后也是在邓公的主导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被彻底终结。

那么毛主席当初为何要大力提倡上山下乡?后来邓公又是为何要终结主席定下的政策呢?

要深入理解一件事情,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看,不管是毛主席的选择还是邓公的选择,都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个方面都很困难,相比较起来,城市要比农村好一点。城市至少有些工业基础,商业来往也会多一些,有底子在恢复和发展都会快一点。

而广大农村基本都只有农业,先前连年的战争对农村的破坏非常大、征粮任务比较重,许多农民生活特别困苦,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早前又去参军了,所以就靠农村自身的生态来恢复正常运转极其艰难。

如何让整体社会早日回归正向发展、尽量争取平衡,是毛主席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他号召上山下乡的一个原因。

另外,1954年,中国派出了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想借鉴一下苏联的发展经验。代表团实地了解到苏联当时在开展大规模垦荒运动,与以往主要使用罪犯不同,此次垦荒动员了大量城市青年,很好地解决了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代表团回国后向中央汇报了这个情况,毛主席也从中受到一些启示。1955年中国正在推行农业合作化,恰好有一批河南省郏县的中学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参加农业劳动。

这个例子让毛主席非常高兴,他批示“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所为的”。这句话鼓励了许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不过要指出的是,一开始上山下乡并非强制性政策,只是部分人自发的行动,直到特殊年代的到来,局势就产生了变化。

1966年大运动开始后,社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高考停止让很多学校出现了学生滞留的情况。

原本学校是要为毕业学生分配工作的,但整体混乱之后,可分配的岗位有限,学生就滞留得越来越多。加上当时运动逐步深入,群情已经有些失控,这大批空余时间多的学生受到影响变得激进,以至于在学校里都闹起了运动。

其他很多城市的单位、工厂也是类似的情况,受到运动波及而使得停产,停产后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运动。

如此种种,给社会增添了太多不稳定因素。对中央来说,怎么解决这些群体的出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背景,毛主席决定推动上山下乡,让更多的知青插队到农村。

这是他经过综合考虑后才确定下来的,主席是推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他见到许多年轻人高谈阔论,所提出的思想完全不顾实际,这种光学习不实践的方式就是在建造空中楼阁。

所以让这群对底层生活认知不够的人去农村劳动生产,一方面为他们找到一个出路,让城市、农村劳动力更加平衡,一方面也使这个长期脱离实际的群体通过劳动接受再教育。

毛主席的初衷是希望让劳动与知识相结合,而不是分化。同时,也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让群众更平等。另外,大量人口涌入农村就可以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可谓一举多得。

只是,后面的发展脱离了他的想法,还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推进上山下乡的过程中,地方上对政策进行了扭曲性执行。主席是倡导知青能主动,但是执行之时却弄成了强制,城市里所有家庭几乎都要将孩子送到农村插队,如果拒绝,可能就会被划成右派,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

在分配时,相关管理部门也是一刀切,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使得知青工作的地点特别混乱。

当初上山下乡去是容易,返回却特别困难,直接回去会被当成是“逃兵”、“右派”,偏偏很多城市青年是完全不适应农村生活的,所以很多人心里都憋着火。

到最后,出现了一些群体事件,给这场运动造成了巨大阻力,如此多的社会层面问题,邓公看在眼里,也真心想要解决它。

1978年2月1日,邓公复出工作数月,便在听取四川省委汇报时指出:解决下乡知青问题,归根到底是城市工业发展。城市发展以后,就能开辟出很多门路,让更多人有就业的机会,社会才能稳定。

3月28日,邓公与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再次说及此事:现在搞上山下乡,这不是长期的办法,农民不欢迎。拿四川来说,本来就平均一个人不到一亩地,城市人下去以后,实际上是同农民抢饭吃。我们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随后邓公再一步步推进,先是调整重心,将国务院知青办由农林部代管,改成了国家劳动总局党组领导。随后又通过改革开放增加了很多岗位,保障了农、林、牧、副、渔、工的全面发展。

最关键的是,邓公不再要求各地动员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知青回家也不会受到任何处罚,知青办还并入了国家劳动总局,这项政策就悄无声息地画上了句号。

话说回来,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双面的,上山下乡影响了两千多万人,虽然引起了一部分知青的不满,但也的的确确改变了很多人,不少知青通过劳作,看到事情的本质,开始否定原本不切实际的思想,变得更加务实。

艰苦条件的磨练,还让许多人的意志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回到城里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管是毛主席还是邓公,他们都是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对国家有益的事,建国之初中国就跟美国不睦,跟苏联翻脸后更是面临了全面封锁,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本没那么多机会去容纳过剩的劳动力。

而邓公力主改革开放后,中国与西方世界交好,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多了许多岗位,这才让更多人有了工作。所以,单单去评价谁对谁错,这都是不客观的。

258 阅读:137304
评论列表
  • 2024-01-10 17:06

    我觉得现在那些砖家应该来一次下乡,免得整天胡说八道

    鸿飞 回复:
    对✓
    为你钟情 回复:
    适当的下乡劳动,并没有坏处,现在好多人连稻谷和草都分不清了
  • 2024-01-25 19:00

    邓公千古一人,中华民族之大幸。

  • 少将 324
    2024-01-08 12:29

    分析到位。任何政策都要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分析!

  • 双鱼 188
    2024-01-26 10:17

    主要是经济转型了,需要大量有基础教育的工人。同时因为转型,大量开厂,有足够就业岗位了,可以让这些没有工作的人返城了。再加上再教育的目的已经达成,让这些人再留在乡下是浪费了。不过现在嘛,真应该让这帮所谓的知识分子去农村体验体验生活,省着整天跟贾浅浅学。

  • 2024-01-09 18:06

    我自己的观点是每一个政策跟当时的国情挂钩 。两位伟人观点都好

  • 2024-02-18 07:01

    邓公真伟人

  • 2024-02-15 19:56

    邓公千古!

  • 2024-04-22 13:30

    感恩邓公!!!

  • 2024-01-11 17:34

    接地气的一代

  • 木子 44
    2024-04-04 21:31

    文章的观点与分析不全面

    谢卫光 回复:
    邓公是解放思想,让有知识的人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解除禁锢,激发了人的潜能,去创造谋生的事业。
  • 长空 22
    2024-05-31 01:30

    当年文盲很多的 需要这些人回去继续读书和当老师 当年可是停了高考的 知识分子都在下乡教育工作怎么搞

    不吐不快的世界 回复:
    没有高考但还是有大学呀。叫工农兵大学。知道张铁生的故事吗?他引发了一个大讨论。知识要从实践中来,服务于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上大学?
  • 2024-02-19 14:08

    那个年代美国是不是有挖机了

    土辉 回复:
    是的
  • 2024-02-22 07:00

    不抛弃也不放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2024-06-21 06:48

    很多人一辈子留在了农村

  • 2024-07-06 16:52

    知情下乡最大的好处,就是农村也开始重视读书认字了。

  • 2024-06-23 00:37

    解放思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2024-07-07 02:30

    感谢小平同志

  • 2024-07-07 02:31

    是小平恢复了高考制度,人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