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王陷亏损泥潭?小米汽车毛利率竟比特斯拉低8.5%!

斌说科技 2025-03-20 03:38:32

“首年交付13万辆,国产新能源新王诞生!”当小米汽车在2024年交出这份成绩单时,全网都在为雷军的造车神话欢呼。但就在昨晚,一位离职工程师的爆料让所有人惊掉下巴:“每卖一辆SU7,公司至少倒贴3万块!”这不禁让人想问:这场看似辉煌的销量狂欢,会不会是小米给自己挖的利润黑洞?

小米SU7的爆火确实亮眼:上市27分钟订单破5万,2024全年卖出13万辆,直接把蔚来、小鹏甩出三个身位。但翻开财报却看到诡异一幕——汽车业务收入328亿,占集团总营收9%,但毛利率仅有17.1%。对比特斯拉同期25.6%的毛利率,比亚迪垂直整合模式下的22.3%,小米的“亏本赚吆喝”嫌疑呼之欲出。

更扎心的是,造车业务前三季度累计亏损44亿,相当于每辆车倒贴3.4万元。这让人想起2023年李斌那句“没有200亿别造车”的警告。雷军虽然号称准备了100亿美元造车,但面对2024年比亚迪掀桌子降价20%、宁德时代电池成本不降反升的行业困局,小米的利润空间正被疯狂挤压。

当比亚迪汉EV杀到18万区间,特斯拉Model 3官降5万时,小米SU7的定价策略堪称走钢丝。顶配Ultra版敢卖52万对标保时捷,看似高端溢价满满,实则藏着难言之隐——低配版卖一辆亏一辆,只能靠高配车型找补。这种“劫富济贫”的套路,在手机行业屡试不爽,但在动辄几十万的汽车市场,消费者可不吃这套。

看看隔壁蔚来的惨痛教训就知道了。当年ES8靠高价撑门面,结果被曝每辆亏12万,如今市值缩水超80%。小米现在重金押注的800V碳化硅平台、HAD智能驾驶系统,哪个不是烧钱的无底洞?更可怕的是,2024年全球芯片短缺导致英伟达H100交付延期,小米引以为傲的“零库存”模式,分分钟可能让生产线停摆。

雷军最爱讲的生态协同,在汽车领域正在遭遇史诗级打脸。手机用户买汽车送智能家居?数据揭穿残酷现实:仅32%的SU7车主同步购买米家设备,且客单价不足2000元。反观华为问界M9,靠着鸿蒙系统打通车机与手机,用户付费软件订阅收入暴涨300%。

更要命的是技术底子。小米至今没有自研电机,电池全靠宁德时代,智能驾驶系统还没跑通1000公里无接管。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华为的ADS 2.0早已甩开代差。当小米还在为产能爬坡焦头烂额时,对手们已经在筹备2025年的固态电池量产车了。

雷军用13万辆销量给资本市场讲了个好故事,但明眼人都看得到:工厂工人月加班120小时、供应商被压款90天、车主论坛里成堆的车机死机投诉...这些藏在财报背后的真相,可比交付量数字刺激多了。

现在我想问问各位:如果你是投资人,会继续为小米的“亏本买卖”买单吗?

0 阅读:0

斌说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