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显庆年间,长安里有个名叫杜亦诲的读书人,不但长得一表人才,还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正是因为读书多,聪明过人的杜亦诲就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见识,因为胆子也很大。
这一年中秋节,杜亦诲和几个同窗好友相聚在月满楼,吃喝行酒令玩得不亦乐乎,有个好友说到了一个最近两个月发生的怪事。好友说,长安城东门外半里地有一处豪宅,荒了有半年了,最近有几个人想买下来,拾掇不下信,可接连发生了丢人、失财和其他几桩怪事,这处豪宅就闲置下来。
这本是个酒席间的闲谈事,可不知怎么就扯到了杜亦诲的胆识上,竟然有好友提出,他们几个人愿意凑十两银子,如果杜亦诲能在这处豪宅住一晚,就心甘情愿送他十两银子。
几个好友本想借机取笑杜亦诲并不是胆大,谁知杜亦诲竟然毫不推辞地答应了,并且当下就和几个好友约定,现在就回去取些被褥用品,到城东的豪宅住下,杜亦诲还让他们先付五两银子,等第二天一早,再把其余五两补齐。
好友们见没有吓住杜亦诲,本舍不得银子的他们就此罢休,可那处豪宅里的玄秘实在让人好奇,再加上君子一言即已出口,也不好反悔,当下就付出杜亦诲五两银子,还约定第二天一早在豪宅门口见面。
当下,杜亦诲离开月满楼,一路回家去取了被褥和一些随身用品,就一路独自去了城东的豪宅。到了这所豪宅门前,杜亦诲借着明亮的月光抬头一看,豪华气派的大门门楣上刻上“玖月香府”。门没有上锁,杜亦诲推门进去时,思索了这个“玖月香府”的名字,觉得用到“月”5和“香”字做名,应该与女子有关。
杜亦诲想归想,冒险走进玖月香府的他,这会儿可不敢大着胆胡猜乱想,他得先找个合适的屋子安顿自己的住处。在院子里转来转去了半个时辰后,杜亦诲来到院中的一处楼阁。这处楼阁很别致,被一池塘水拥在中间,通往楼阁的是一条石砌,架在池水上的曲里拐弯的小桥。
此时的杜亦诲已经有了几分酒意了,站在背着一个大包袱的他,被眼前的皎月、楼阁、池中映月等浑然一体的景逸是吸引了,就不加思索地上桥,走进了楼阁里。
进了楼阁,上了楼,杜亦诲看到一间还算整洁的屋子,有床有桌有椅,就决定在这间屋里住下了。杜亦诲为了几两银子跑了大半个长安城,加上晚上喝了不少酒,已经觉得既累又困了。于是,他就简单收拾了一下床铺,倒头沉沉地睡了。
杜亦诲睡到子时未过半时,忽然被一阵沙沙作响声吵醒。不知道声响从何而来的他,躺卧在床上半睁着眼四处看。收回眼神时,忽然看见在自己睡着的床前站着一个着装华丽,容颜十分美貌的女子。
卧在床上的杜亦诲装着没有睡醒的样子,心想:这处楼阁想来一定是这个女子的住处,可是这房子已经空了好久了,这女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眼前的她就是传说中的鬼魂……想到这里,杜亦诲心惊肉跳,出了一声冷汗,晚上喝的酒也醒了,但他却一动不敢动地躺着装睡,心里却快速想考着如何和这女子周旋的对策。
过了一小会儿,估计是女子沉不住气了,就向杜亦诲走近了一些。杜亦诲见状, 一下就坐了起来,抬手掀开帐子,呜呜咽咽地放声大哭了起来,还装出了十分哀痛的样子。
女子被突然坐起来,还放声大哭的杜亦诲吓得愣住了脚,可她随即就缓过神来,细声细气地安慰杜亦诲道:“相会,您不要伤心,我有个好去处给你,以后你再也不会难过了。”
女子说着话,不知从何处拿出一个大银圈,举到已经站起来的杜亦诲面前,让他往银圈里面看。杜亦诲不知道是计,就站在银圈后面,抬眼向圈里望去。只见圈里是楼台亭阁、画栋雕梁;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洞天。让杜亦诲吃惊的是,这楼阁有些眼熟,细看时正是他现在身在的这座楼阁。杜亦诲再往下看,竟然还看到了书刻着“玖月香府”字样的门楣……
“相公,里面的世界很美吧!”女子指着银圈里的景象,“是不是有点眼熟,喜欢的话,你就进去吧!”女子抬手示间,杜亦诲应了一声,一手拎起衣袍下摆,一手伸进银圈,抬脚就要迈步。
“相公,进了银圈里,你就可以安享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了,再也不用受苦了……”女子见杜亦诲就要着道了,脸上先是显出几分窃喜,可随后又转成了失望的悲戚之色。
可就在这时,杜亦诲猛地一下把伸进去的一只手收了回来,也把抬起来的脚放了下来,道:“这圈子里的世界再好,可不是我想要的呀!”
女子见杜亦诲突然收回了手脚,又听杜亦诲如此说话,她的神情由悲戚转喜,随即显出了几分失落和伤感。
杜亦诲是个聪明人,饱读诗书,一心想考取功名的他,早就学会了察颜观色,他的动作和心思大部分虽然在防范女子,但他也在悄悄地暗中观察这女子,女子的神情变化自然难逃杜亦诲犀利的目光,杜亦诲就此判断,女子心里必有隐情。于是,动了恻隐之心的杜亦诲决定探探女子心中的秘密。
借着女子还想要进一步纠缠杜亦诲上圈套的时机,杜亦诲对女子哭诉了一番自己的穷苦身世,还说自己孤身一人,是为了几两活命的银子,才斗胆走进这处神秘豪宅的,没想到今夜会命丧“玖月香府”。
没想到杜亦诲的一番话让女子有了同情之情,当下还听得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女子一时入情,忍不住对杜亦诲说了自己身世。
原来,这美貌女子名叫唐玥香,本是富豪唐子辉的独生女儿。可唐子辉到外地做生意时,因受人陷害而身亡他乡。贼人欲赶尽杀绝,竟然悄悄追到唐子辉在长安城的老家,搜寻逃回老家的唐玖香。
然而,带着几个丫鬟和家仆住在长安城老家的唐玥香,并不知道贼人已经追寻而来。前年中秋夜,贼人害了丫鬟和家仆,见唐玥香貌美无比,想要霸占为妾,唐玥香誓死不从,趁贼人醉酒沉睡之机,自缢而亡。
没有了唐玥香,也没有留下唐子辉后人的贼人们就霸占了“玖月香府”。然而,让贼人料想不及的是,含冤而亡的唐玥香魂魄不散,不时袭扰住在自家的贼人。担心受怕的贼人有被吓得疯了的,也有逃走的,还有投井身亡的。总之,这处豪宅里发生的怪事,都是唐玥香所为,包括后来豪宅安置后所发生的一切。
按说报了仇后,唐玥香不应该再做加害他人的事了,可她的魂魄因积仇过深未能回归,想着与父母亲人早日在阴间见面的她,不得不等待时日,所以她就在等待的时日,回到自己的家,看守着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
这晚,杜亦诲斗胆住进了唐玥香的闺房,惹得快要与父母见面的唐玥香生了几分怒火,就想着诱导杜亦诲进入圈套,收拾一番他。可她又见杜亦诲一表人才,一身正气,就又动了怜惜之情。
知道了“玖月香府”的情况和唐玥香的身世,杜亦诲听得也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就问玥香姑娘,自己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唐玥香也不客气,她可以把“玖月香府”的地契交给了杜亦诲,以后这处宅院就送给了杜亦诲所有为条件,只求杜亦诲在来年中秋夜时,为自己和家人设香案祈福。
正为唐玥香和她的家人遭受的迫害而鸣不平的杜亦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唐玥香的请求。当下,唐玥香从一处暗室里,取出一只锦盒,交到了杜亦诲的手中。杜亦诲打开一看,里面有几只金元宝和“玖月香府”的地契。二人把锦盒放回暗室,又借着月色,说话到天亮将亮时,唐玥香这才不舍地离去。
近早饭时,众学友见杜亦诲毫发无损地站在豪宅门前,随即付了余下的五两银子,一众这才散去。此后,杜亦诲悄悄来往于“玖月香府”,每夜与玥香姑娘相会在她的楼阁闺房。半个月后,玥香姑娘去与父母团聚,“玖月香府”就空留给杜亦诲一人常居。
来年的中秋夜,杜亦诲独自一人进了“玖月香府”,在唐玥香的楼阁下设好香案,摆上供品,燃烛焚香,跪地拜天为玖香姑娘祈福还愿,希望她日子托生。
五年后,连年参加科考,却一直未能考中的杜亦诲放下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之愿,在“玖月香府”的前院办起了学堂,此后至终老,杜亦诲就以教学子读书习文为生,未曾再离开过“玖月香府”。
后来,年过三十岁的杜亦诲娶妻生子,给大女儿取名叫“玖玥”,以此来纪念玥香姑娘给他带来的恩惠。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