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巧手神探》公布常驻嘉宾名单的时候,很多人意外为何会有很少上综艺的谭卓。
她,虽然演过喜剧,但不是谐星,虽然最近两年大火,但大家对她的印象主要还是停留在大银幕上。
导演回应说,私下的谭卓喜欢看展,每次“探案”,理性的谭卓都能给出专业的答案,被大家称为“谭有理”。
节目播出到现在,谭卓的表现有目共睹,也验证了导演之前所言非虚。
许多人通过《巧手神探》对手作感了兴趣,也有很多人被台上自信、优雅的谭卓所吸引:原来,她是这样的一个人。
2018年之前,谭卓像是透明的,在演艺圈混迹了近10年却默默无闻。
虽然,她出道的第一部影片《春风沉醉的夜晚》,就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的单元,但是高起点不代表高回报高人气。
所以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之前,谭卓在观众的脑海里没有占据多少内存。
对于不红这个说法,谭卓很坦荡,她曾很坦率的承认自己在国内并不红,观众对她没有多少印象。
她也曾质疑过自己,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没有把握住那个戛纳提名最佳女演员的荣耀机会,利用它来经营自己。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但世界上有金子般的谭卓,不计较时间,总会发光。
1.12年8个学校,为了圆谎走上艺术道路
谭卓一直是随性的,也是直接的。这种性格和她小时候的经历似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大抵是受到父母做生意的影响,从上学开始,谭卓就四处奔走,从没有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小学读六年,她换了三个学校,初中读三年她换了三个学校,高中三年换了俩。
谭卓的家境不差,所以也有很多规矩,但这些规矩的建立是在她和父母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她有过叛逆的时间点,但这种叛逆并不是常人理解的叛逆,而是父母尊重和宽容下的叛逆。
小时候,母亲给她尽可能地展现这个世界,不会滑旱冰也要买两张票,给她请个看起来滑的靠谱的高中生教她。
互联网兴起后,母亲又找了很多朋友来教谭卓如何使用互联网。
在母亲那里,谭卓毫无保留,凌晨不回家和朋友出去蹦迪,母亲担心但是信任,只是多晚都站在窗台等她,不催她也不骂她。
所以谭卓可以放心的告诉母亲,她所想的任何事情,任何想法,任何决定,也能大胆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高三时,谭卓旷课被老师抓住了,情急之下她支支吾吾的,编造了去参加课外补习班准备艺考的谎言。一个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去圆。
所以她硬着头皮去参加了艺术招生考试。
这是她走上演艺之路的最开始,但开始她报的也不是演员这个专业,而是播音主持。
2.我们赚的钱都是治疗内分泌失调的钱啊
从主持到演员,过渡的很简单。
大学时期,老师非常偏爱谭卓,学校里大大小小的主持机会几乎都是谭卓去。
所以毕业之后她就到了电视台工作,从现场主持到年会主持还有晚间播音,她都做过。当主持人不容易,但这种重复性质的主持套路她受不了,不自由不自在。
虽然厌倦在电视台当一个没什么变化的主持人,但谭卓也不想去当演员。
直到有人告诉她,当演员可以到处拍戏,就像旅游一样时,她转行了。
但演员这个行业,一开始在她的认知里,太“轻”,甚至打心底里有些看不起不认同。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在2015年之前,对外谈及自己的工作,她都难以启齿。实在躲不过去了,她就编造自己是建筑师等各种职业。
但当对方聊到这些自己编造的职业时,一窍不通的谭卓又很难应对。这样尴尬的场面经历几次后,她索性说自己是“无业游民”,靠妈妈养活。
但不认同不代表不认真,相反的,谭卓很要强,既然能做到就要好好做。
谭卓一开始在作品上一直追求的是艺术价值,商业名利她并不在乎,甚至对大众演员自带的商业价值嗤之以鼻。
现在不一样了,她从艺术来到生活,接地气了,这让她更了解了这一行,也爱上了演员这个行业。从嗤之以鼻的不认同,到接地气的热爱,这个转变源于她的一次美国之旅。
2015年,谭卓和家人一起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她做了一件事,去公园采访形形色色的各个国家的人,询问他们对成功的定义。
得到的结果让谭卓意外也深受启发。他们的回答无非是名宅、豪车、美女如云、大把的钞票……
原来她觉得这样的成功很庸俗,但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太狭隘,将自己放到了“空中楼阁”,高高在上,却忘了世界发展的本质,恰恰是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这些“庸俗”推动世界的发展。
所以自那之后,她开始让自己商业化,开始努力赚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
而关于她的家庭,谭卓保护的一直很好:有爱人,但一直没有结婚。
也就是最近,才被拍到她与一男子、一小孩举止亲密,一同出入酒店。
3.我们这赚的都是治疗内分泌失调的钱
有一次,拍摄一部电影,导演希望她去杀一头猪,不是比划两下就行,而是真刀上阵杀一头。谭卓竟然同意了,而且还为此练习了一下。
万事俱备只差猪。等猪来了,谭卓却没有杀成。猪比谭卓重太多,力量悬殊很大,剧组怕有安全问题,就没有让她上。
角色的需要,谭卓从没有退缩过。那些夏天拍冬天的戏,冬天拍夏天,还要跳水游泳等,在她那里早已经是小事一桩。
虽然是小事,但积少成多,这些也给她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当被问到如何看待演员高片酬时,她说了句:我们这赚的都是治疗内分泌失调的钱啊。
其实不只是治疗内分泌失调。
电影《我不是药神》让谭卓大火了一把,这个在圈内低调从不炒作,认真演戏的女演员终于进入了大众视线。谭卓在片中的形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反差,夜店里魅惑的钢管舞女郎和独自抚养白血病女儿的单亲妈妈。
尤其在夜店那几十秒的钢管舞镜头,给喜欢了解谭卓的人,甚至是她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极大的惊喜。
看的时候感觉谭卓在钢管上非常轻松,实际上为了这短短的不到半分钟的镜头,她苦练了一个多月,每天三个小时的形体课。
谭卓的形体非常差,她自己都说自己的条件非常不好,所以钢管舞真的付出了很多,从最简单的扭腰顶胯开始练,腿部练得全是伤和淤青。
劳动的结果是美好的,片中谭卓表现的不负众望。提起那段痛苦的钢管舞经历,谭卓在采访中抑制不住的一直流眼泪,几次强调自己形体条件差,想起来就觉得太疼了,练的时候也是真的摩擦的肉疼,很难受,“简直像后宫虐待妃子的那个招儿。”
2018年,除了电影药神,她的首部电视剧作品《延禧攻略》也让她名气大涨。
《延禧攻略》不仅是谭卓第一次出演电视剧作品,剧中的角色“高宁馨”高贵妃,也是她第一次尝试反派角色。
之所以和导演于正搭上,出演这个角色,完全是因为一顿饭。一起吃饭的时候,谭卓大手一挥把菜单拿过来,霸气的表示让于正和朋友等先聊着,她来点菜。
那股子劲儿让于正当场激动的一拍手:你可以演高贵妃!
就这样谭卓决定换个不苦命的、妇人的角色,出演了坏心肠的高贵妃,也能尝试欺负欺负别人。
4.一部戏一张脸,抑郁症差点要了她的命
谭卓火了之后,她之前的电影作品都被扒了出来。《hello!树先生》《李可乐寻人记》《追凶者也》……不少观众都发现了每部作品中的谭卓,完全不一样,从内到外都不一样。
用眼睛说话的哑女、浓妆艳抹的夜总会小姐、身子佝偻的农村妇人……一部戏,一张脸,难以想象这些都是一个人。
追求完美艺术的谭卓,也曾被抑郁症折磨,多次发病两次溺水,差点要了她的命,幸得急救。
医生开了很多药,但那些药对她来说只有副作用,并没有见效,最终靠自己的精神和意志走了出来。
经历了很多走到现在的谭卓,已经37岁了。
这个年纪对于很多女演员来说,比较尴尬。
但对她来说,一切似乎才是刚刚开始。
还是那句话,认真演戏,是金子总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