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对巴以冲突“意外”不足,全球戏谑

书山里的墨客 2023-12-05 23:28:30

在巴以冲突升级即将满两个月之际,这场战争几乎可以说是整个2023年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与俄乌冲突逐渐明朗的走势和中美关系缓和相比,这场巴以冲突成为全球焦点。回顾起始于2023年10月7日的哈马斯对以色列的大规模火箭弹袭击,这一事件的爆发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意外”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谁也没想到哈马斯会突然采取行动。尽管巴以冲突已延续70多年,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近十年来时有发生,但在2023年之前,并未出现引发全面战争的明显触发点。此前的摩擦主要是双方互有空袭和火箭弹袭击,与此次大规模袭击形成鲜明对比。客观上说,巴以冲突升级的主要诱因是美国试图推动沙特与以色列的正常化关系。过去几十年,包括埃及、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已以不同方式与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当时哈马斯并未如此大规模地发动袭击,因此美国和西方普遍认为,即使哈马斯对沙以关系正常化不满,也不敢轻举妄动。

其次,很多国家,包括以色列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以色列会遭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无论是情报机构的失职,还是所谓“铁穹”防御系统的神话破灭,甚至是以色列在加沙周边军队应对能力的不足,都超出了人们对以色列一贯实力的认知。通俗地说,哈马斯组织的这一轮袭击揭示了以色列并非不可战胜的“中东小霸王”。

第三个意外发生在美国对巴以冲突升级的失控,具体而言是对以色列的失控。内塔尼亚胡执意对加沙展开地面军事行动,这对美国不利。这不仅直接导致美国无法推动沙以关系正常化,而且使美国的“重返中东”和“印欧经济走廊”等战略面临重大挫折。美国总统拜登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作为霸主国家,通常是美国逼迫其他国家为自身利益做出让步和妥协的一方。然而,以色列却逼迫着美国为其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买单”。这种颠覆常态的情况有些出人意料,就好比“老鼠咬伤了猫”,虽然不是不可能,但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这三个意外背后实际上指向同一个问题,即美国作为一个霸主国家,在应对全球局势变化时已显得力不从心。整个巴以冲突升级的过程清晰地展现了美国应对能力的不足。要解释这一切,我们得从今年3月中国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关系正常化开始说起。中国通过斡旋实现了沙特和伊朗关系的正常化。从中国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中东地区和平,重现“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稳定,同时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突破美国的封锁和制裁。但从美国的角度看,这一举动实际上是推动中东国家团结一致,而作为一个海权国家,美国多年来成功制霸中东的关键在于分化拉拢,通过分而治之来维持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因此,当拜登政府发现中国在推动沙特和伊朗和解后,提出了“重返中东”和“印欧经济走廊”等战略。这些战略看似是为了与中国竞争地缘政治影响力,但实际上目的明确,即继续离间沙特和伊朗,不让伊斯兰世界整合起来。

然而,美国在推动沙以关系正常化之前却未能确保以色列同意巴勒斯坦的独立建国,这导致了巴以冲突的升级。到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后,美国选择支持以色列的所谓“自卫权”,因此得罪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国家,甚至遭到全球舆论的反对。在这个时候,美国实际上已经完全失去了主导权。客观而言,以色列在美国的中东布局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美国需要以色列来分裂整个伊斯兰世界,保持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伊朗总统莱希看清了这一点,因此毫不犹豫地发动了战争,不惜违背美国的意愿。本质上,这反映了美国在应对中东局势变化时的无力感。一个国家,在平时展现的再强大,也只是表象。只有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国家的应变能力才能真正展现实力。在这次巴以冲突中,美国无法掌握局势,只能被以色列左右,充分证明了美国已失去作为全球霸主的核心能力。通俗点说,美国的霸权主义正逐渐从“一超多强”沦为“多强”中的一“强”。

0 阅读:0

书山里的墨客

简介:史海遨游,方知人生之须臾。古今遍览,才明世事之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