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辞职以后有哪些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历史趣谈天下事 2023-04-10 11:45:00

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工作的人员,虽然也是按照岗位进行配聘用的,也会和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但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由于有编制名额的限制,所以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也属于国家公职人员。

虽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辞职的比例比较低,但还是有一定的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提出辞职,编制内的工作人员的辞职后,就与原来的事业单位解除了人事关系,但为了确保自己的工龄、缴费年限等能够累计计算,不影响自己今后的养老金,在办理辞职和辞职以后,这几个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是辞职手续的办理要完善。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有的是和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的,但如果聘用合没有到期提出辞职的,要注意看合同约定的条款,有的是约定了违约金的,而且有的违约金还比较高。这种情形主要是部分高端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辞职以后,不能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可能就无法办理辞职手续。

不能办理辞职手续,也就是用人单位没有批准辞职而离职的,就属于自动离职,除了用人单位可以追缴索要违约金以外,自动离职的人员,在原单位工作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的工龄无法计算为连续工龄,今后退休时也就无法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在养老保险缴费之前的工龄,主要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工龄,这部分工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今后养老金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只有工龄能够累计计算,才能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二是事业单位辞职以后到新单位就业的,要尽量办理调动手续。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是实行竞聘上岗和聘用制,如果是要跳槽到别的事业单位,或是异地的事业单位,可以采取本人申请辞职,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办理辞职手续,然后再按照干部调动的方式,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如果没有办理调动手续的,就会失去公职人员的身份,也就是干部的身份,到新单就变成了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

三是离开事业单位以后,养老保险要转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除了调动性质的辞职以外,如果是辞去公职,也就是体制内的工作,都会和当地的组织人事部门解除人事关系,也就不再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范围。辞职以后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继续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以前在事业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要转到企业养老保险。同时还要注意自己个人人事档案的管理和转移。

四是离开事业单位以后,今后只能按照企业职工办理退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以后,不能再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而是转到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计算养老金。虽然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差别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办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对退休后的养老金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不能再继续缴纳了职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只有以前在事业单位缴纳的积累。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时,要综合考虑辞职以后的得失,比如工龄的连续计算,辞职后的工作考虑,档案管理,养老保险转移,今后的养老金待遇等。很多朋友在辞职时可能比较年轻,想事情没有那么长远,但把事情考虑更为周到一点,圆满一点,这对于自己今后是没有坏处的。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