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都说“中国赚钱美国花”,好像成了不少中国有钱人的默契,很多人一有钱就跑去美国定居、享受生活。
但几年前,有个狠人直接把这局给反过来了,他做到了“美国赚钱中国花”。这个人就是东北首富刘忠田。

他从美国弄回了126亿,结果被美国发现了,直接被指控了好几项罪名。如果这些罪名都成立,他可能要在美国坐牢465年!
那么,他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又是怎么从美国拿走这126亿的呢?

刘忠田1964年出生在辽宁辽阳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从小他就看着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干活累得要命,可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
那时候,刘忠田心里就暗暗发誓: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出人头地,养活父母,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可问题是,去哪儿才能赚到钱呢?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发现村里不少人去长白山倒腾木材,有些人因此发了家。他心想:“别人能干,我也能干!”

于是怀着改变家里穷日子的想法,刘忠田开始了他的第一笔生意,14岁那年,他借了200块钱,揣着这点本钱跑到长白山做起了木材生意。
干这行的人不少,但刘忠田踏实肯干,又有闯劲,加上脑子活络,大家都愿意跟他合作,就这样,他靠自己的努力小赚了一笔,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刘忠田决定再拼一把,这次他盯上了化工原料贸易这个新兴行业,当时国家实行双轨制定价,他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价差商机。

凭借和化工厂朋友的关系,他用低价批量拿到原料,然后再高价卖出去,成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尝到甜头的刘忠田信心满满,决定把生意做得更大,到了90年代,国家开始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他抓住机会成立了忠旺集团,开始干建筑铝材的生意。

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生产线,始终坚持“品质第一”,很快就把忠旺集团做成了行业里的领头羊。
靠着忠旺集团,刘忠田成了身价过亿的富豪。
2001年,忠旺集团发展到了巅峰,这时候,美国铝业公司找上了门,开价4.5亿美元想要收购忠旺集团。这个价格对刘忠田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

不过美国人也开了条件:这次收购是全盘收购,意思是整个公司都归他们管,而且刘忠田还得留下来替他们打工三年。
但让人意外的是,刘忠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很清楚如果答应了,美国人就会彻底掌控忠旺集团,他辛辛苦苦创立的公司就成了别人的附属,自己也要给人打工。
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刘忠田的眼光很长远,他没被眼前的钱迷住,而是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路。

在和美国铝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刘忠田发现了一个新商机——工业铝型材市场。
当时建筑铝型材正是热门行业,市场供不应求,大家都在抢着做,但工业铝型材却还是一个冷门领域,看不到什么发展前景。
公司里很多高层都不愿意冒险,觉得没必要离开眼下赚钱的“舒适区”,不过后来忠旺集团的发展证明,刘忠田的眼光确实独到。

当时工业铝型材的核心技术几乎全被欧美国家垄断,刘忠田不甘心受制于人,他直接把自己20亿的身家全拿了出来,成立了研发中心,还从国外高薪请来了几位专家。
同时他还砸钱买了一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铝型材挤压机。
设备买回来了,可没人知道怎么用,这下刘忠田干脆把家搬到厂里,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前前后后折腾了两年,终于把这台设备成功运转起来。

就这样中国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工业铝型材技术,彻底摆脱了对欧美国家的技术依赖。
刘忠田的工业铝型材不仅在中国卖得火,还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很多美国的房地产公司都用他的产品。
这让美国政府很不爽,觉得他抢了他们本地企业的生意,于是对忠旺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还加了高额关税,想用这种方式打压他。

可刘忠田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人,他没坐以待毙,而是利用规则,跑到墨西哥建了一家铝材加工厂。
他把铝材加工成铝托盘,再出口到美国,因为铝托盘不在美国征税的范围内,这样一来他就绕开了关税。
他的思路很简单:“你加关税?行,那我换个身份,把中国制造变成墨西哥制造,继续赚你们美国的钱。”

这一招直接帮他省下了126亿人民币,但美国政府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最后他们指控刘忠田违反倾销规定、销售虚假铝材、逃避关税等24项罪名,判了他465年。
刘忠田人在国内,而美国和中国又没有签引渡协议,美国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些制裁也就是嘴上说说,根本动不了他。

可惜后来,中国忠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公司花了上千亿投的天津铝压延项目拖了好多年,始终没能完工投产,结果成了个烂摊子。
再加上巨额债务压得喘不过气,到2020年忠旺的债务总额已经高达910亿元,经营状况是一塌糊涂。
最终这家曾经的亚洲第一大铝企还是倒下了,2022年美国法院判刘忠田赔18亿美元的巨额罚金,还判了他5年缓刑。

到了第二年4月,中国忠旺正式从股市摘牌退市,这也宣告了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彻底走向了终点。
能赚美国的钱,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