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滚滚长江东逝水”唱红大江南北,到被恶意网暴四年之久,“大衣哥”朱之文用淳朴善良回报世界,却换来变本加厉的伤害。
当起诉书递交法院的那一刻,这位来自山东农村的歌者终于说出了那三个字:“不忍了!”
这是属于朱之文的舞台,也是他苦难的开端。
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衣哥”,屏幕外的观众为他鼓掌,赞叹着这个从泥土中走出的歌者。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名气,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想中的幸福,反而将他推入了一个充满恶意、骚扰和误解的漩涡。
朱之文,一个来自山东单县朱楼村的普通农民,因为在《星光大道》上穿着军大衣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一炮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大衣哥”。
成名之前,他只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
他热爱唱歌,闲暇时会在田间地头哼唱几句,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站在舞台中央,接受万众瞩目。
成名之后,他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色,没有搬离家乡,继续在村里生活,耕种自己的土地。
他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对乡亲们也十分热情,谁家有个困难,他都尽力帮忙。
然而,正是这份善良和淳朴,为他日后遭受的种种不幸埋下了伏笔。
从2021年开始,一个与朱之文素未谋面的陌生网友,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网络暴力。
这个网友在多个平台注册账号,持续发布带有侮辱、诽谤性质的视频,数量高达290条。
视频内容荒诞离谱,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
她将朱之文的头像P到不同的身体上,编造各种虚构的剧情,例如“出轨”、“家暴”等,以此来诋毁他的形象。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她甚至将朱之文的家人也牵扯进来,将他的头像P成婴儿躺在陌生女性怀中,暗示“私生子”传闻,甚至连他刚满月的孙子也被做成了表情包,配上“朱家三代没文化”等侮辱性文字。
这些视频的播放量惊人,单条播放量超过5000次,已经涉嫌刑事犯罪。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个网暴者与朱之文没有任何交集,他们甚至从未见过面,她的行为并非为了经济利益,纯粹是出于恶意中伤和泄愤。
朱之文曾无奈地表示:“她要是穷,蹭几次流量俺认了,可这些视频压根不赚钱,纯属泄愤。”
这种无缘无故的恶意,让朱之文感到困惑和痛苦,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要如此恶毒地对待自己和家人。
网络暴力带来的阴影尚未散去,现实生活中的骚扰又接踵而至。
朱之文的家,几乎成了一个“打卡景点”,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涌入朱楼村,围堵在他家门口,试图一睹“大衣哥”的风采。
最初,只是一些好奇的村民和粉丝,但随着朱之文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混杂其中。
他们架起手机、无人机,对朱之文的生活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直播,甚至连他上厕所都有人跟拍。
为了躲避这些无孔不入的镜头,年过五十的朱之文不得不翻梯子到儿子家看孙子,这场景令人唏嘘不已。
更有一些网红,为了蹭流量,直接在村里租房住下,将直播朱之文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他们的“工作”。
这种无休止的骚扰,让朱之文一家苦不堪言,他们的生活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毫无隐私可言。
即便到了现在,朱之文的老家附近,依然有一些人专门“驻扎”在那里,随时“关注”着他的私生活。
除了偷拍和围堵,朱之文还经常遇到一些上门“碰瓷”的人。这些人大多以“穷”为由,向朱之文借钱或直接要钱。
成名之后,朱之文一直保持着乐于助人的习惯,经常捐款资助家乡建设,也帮助过不少有困难的村民。
然而,他的善举却被一些人曲解为“好欺负”,他们认为朱之文有钱就应该“接济”他们,甚至理直气壮地表示借的钱不打算还,理由是朱之文的钱太多,花不完,他们帮忙花一点也是应该的。
如果朱之文拒绝借钱,就会被他们辱骂“忘恩负义”、“有钱就看不起乡亲”。
这种道德绑架,让朱之文感到无奈和心寒。
他曾经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借出去的钱将近一百万,借条攒了一抽屉,却几乎没有人还钱。
这种“我弱我有理”的逻辑,让朱之文的善良变成了他人眼中的“软弱”,也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甚至不敢出门买东西,害怕被人说“炫富”,这种小心翼翼的生活状态,与舞台上那个意气风发的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之文曾试图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他很快发现,这样做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
一些村民非但不理解他的苦衷,反而变本加厉地骚扰他,甚至有人威胁他,如果敢搬走就挖他祖坟。
虽然这个传言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也足以反映出部分村民对朱之文的恶意和不理解。
他为村里修路、捐款,却被一些人说成是“炒作”,甚至有人认为他修的路太少,应该给每家每户都买车、送钱才算“够意思”。
这些无理的要求和指责,让朱之文感到心力交瘁。
他曾经在采访中无奈地表示:
“村里给我修的石碑,不知道被谁砸了,但我并不生气。”
这句话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和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却一次次被现实打击。
他用自己的善良和付出,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却换来无尽的骚扰和误解。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感到迷茫和痛苦。
面对无休止的网络暴力和现实骚扰,朱之文终于不再沉默。
他意识到,一味地忍耐和退让,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他开始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年2月18日,朱之文起诉网暴者的案件开庭审理。
这并非他第一次维权,此前他已经三次起诉网络造谣者,均获胜诉,其中一次被告甚至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
这一次,他更加坚定地表示:“她骂了我四年,连刚满周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我绝对不接受调解。”他带着厚厚的证据材料,走进法庭,决心要与网暴者斗争到底。
律师团队公证的29条视频,每一条都记录着网暴者的恶意和罪行,这些证据足以证明网暴者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法院传票送达时,对方仍在更新侮辱朱之文的视频,这种嚣张的态度,更加坚定了朱之文维权的决心。
“大衣哥起诉网暴者”的消息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大多数网友都表示支持朱之文的做法,认为网暴者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一些网友感叹:“全村靠吸他血致富,这才是最寒心的网爆。”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现,质疑朱之文是在“炒作”,认为他一个小学毕业的农民,不可能有能力请律师打官司,背后肯定有团队在操作。
还有人认为他是为了制造话题,博取关注,故意把事情闹大。
但这些质疑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支持和声援的浪潮中。
更多的网友表示理解和支持朱之文,认为他一直以来都非常低调,没有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依然住在农村老家种地,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不应该再遭受无端的攻击和伤害。
多位法律博主也对此案进行了分析,指出根据两高司法解释,点击量5000次或转发500次以上的诽谤信息即可入刑,此案可能成为“普通公民对抗网暴”的标志性判例。
这起案件的最终结果,将对网络暴力治理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朱之文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网络暴力和现实骚扰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善良与恶意、理解与误解、坚守与妥协的故事。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到家喻户晓的“大衣哥”,再到勇敢维权的斗士,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艰辛。
他曾经迷茫、痛苦、无奈,但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用自己的行动,捍卫自己的尊严。
他或许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是再普通的个体,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有力量对抗不公。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区评论探讨!
信息来源:
被造谣四年后,“大衣哥”朱之文决定起诉网暴者——光明网2025-02-18
“大衣哥”起诉网暴者案将择期宣判,当事人:她骂我4年,在法庭上才道歉——极目新闻2025-02-18
被P图辱骂整整四年,“大衣哥”诉网暴者侮辱、诽谤,依法维权无可非议——极目新闻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