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一项制裁,扼住了美国的咽喉,失了智的特朗普要“下海”

闫树军论评 2025-04-21 17:00:47

终于轮到美国被收拾了!前不久,中国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而美国在军工、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中对稀土的需求量巨大,这无疑是直接扼住了美国的咽喉。

为了找到中国以外的稀土供应商,美国政府上个月低调表示,希望投资扩建巴西的矿山。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重重一击。虽然巴西拥有富含重稀土的丰富黏土矿床,但由于中国在稀土加工方面的绝对优势,在巴西开采的稀土矿,最终依然要运往中国加工。面对这样的困境,特朗普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竟想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奇招——直接“下海”。

据相关报道显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用于囤积太平洋海底发现的金属,以对抗中国在电池矿物和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因为世界大多数海底普遍存在多金属结核,这些结核富含镍、钴、铜、锰等金属,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军工设备以及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原材料。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等有影响力的共和党人,都支持这一疯狂的计划。

但这个计划,简直是天方夜谭。且不说深海开采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多金属结核分布于 4000 - 6000 米深海,开采需克服高压、复杂地质环境及资源分布不均等诸多难题,现有技术难以实现高效分离与提取,成本更是高得惊人。即便美国真的能将这些海底金属开采出来,以美国本土薄弱的稀土冶炼加工技术,也还是需要运到中国进行加工。

更何况,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法》,国际海底资源属于 “人类共同遗产”,开采需要经过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批准。美国未经批准就试图单方面行动,就是在公然违反国际法,必然会引发了欧盟、加拿大及太平洋岛国近 40 余国的反对。此外,深海采矿还可能引发沉积物污染、噪音干扰生物链等问题,对脆弱的海洋生态造成不可逆损害,光是环保组织那关就过不了。

总之,特朗普政府妄图通过这种不切实际的方式,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无疑是自欺欺人。在全球产业链紧密相连的今天,试图通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手段,打破现有的合理分工,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若真想解决稀土问题,与中国合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上演一出出闹剧。

0 阅读:28

闫树军论评

简介:用照片、档案、文献,传播,讲红色历史,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