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朋友长着长着就变丑了,是怎么回事?医生:可能是鼻咽的问题→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2025-02-20 22:10:52

关注我们

梓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生,小时候长得像洋娃娃,这几年妈妈倒是觉得他越长越丑了。前几天妈妈去接梓晨放学,幼儿园老师委婉地表示:梓晨有些“龅牙”“凸嘴”,午睡时嘴巴是张着呼吸的,还会打呼噜,白天在课堂上总没精神,有时候叫他也听不到,个子也比同龄人要小,有些腺样体肥大的小朋友就是这样的,建议梓晨妈妈带他去耳鼻咽喉科看一下。

小课堂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即鼻腔的最后方、咽喉的最上方,又称增殖体,是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腺样体在小朋友1岁左右开始发育,5~10岁达到高峰,10岁之后开始萎缩,在这期间如果腺样体过度增生,影响了鼻腔通气,就被称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有哪些表现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这一“交通要塞”,一旦阻塞,可能会引起鼻腔、耳部、口咽等多个邻近部位的症状。

阻塞咽鼓管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阻塞鼻腔会引起鼻塞、张口呼吸,进而导致龅牙、凸嘴、面部发育障碍等;且因呼吸道阻塞引起打呼噜、慢性缺氧状态,进而导致生长发育滞后。

知识拓展

什么是扁桃体肥大

扁桃体和腺样体都属于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人体在呼吸、吞咽的时候会接触很多病原体,扁桃体会接触和识别这些病原体,帮助人体完善自身免疫系统。

如果扁桃体反复发炎,最终肥大而影响了呼吸或吞咽,即称为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

张口呼吸有什么危害

腺样体肥大会阻碍鼻腔通气,扁桃体肥大会阻碍口咽部通气,其中任何一环受阻都会导致打呼噜、慢性缺氧等问题。儿童会通过张口呼吸来获取更多的通气,时间久了,会导致“龅牙”(上切牙突出)、“凸嘴”(上唇翘起)、牙列不齐、硬腭高拱等表现,称之为“腺样体面容”,家长会觉得小朋友“没有以前好看了”。

同时,慢性缺氧还会影响小朋友的生长发育,导致小朋友的生长发育较同龄人缓慢和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差等。

腺样体肥大也可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小朋友听力下降、与他人对话时反应变差。

腺样体肥大还有可能会诱发鼻窦炎,患儿会出现反复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甚至头痛等症状。

小贴士

小朋友切除扁桃体或腺样体

会不会导致免疫力变差

总体而言,不会 。 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发挥免疫器官的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3~4岁以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较为完善,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有远期免疫功能减退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患儿在术后3个月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免疫力下降 。 如果儿童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已经出现严重的张口呼吸、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窦炎迁延不愈等,建议尽早切除扁桃体或腺样体,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本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耳聪鼻畅,喉清气爽》、人卫健康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 ▼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