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收获期遇降雨了咋办?抢收烘干保质量,降低损失有办法​

叶天说三农 2025-03-27 02:44:55

稻米收获期遇降雨了咋办?抢收烘干保质量,降低损失有办法

在稻米种植的世界里,收获期就像一场与大自然的赛跑。而降雨这个因素,常常会给这场赛跑增添变数。当稻米到了收获期,原本一片美好的景象可能因为一场降雨而变得棘手起来。

我们先来说说稻米收获期的正常状态。这时候的稻田,就像是一片等待检阅的军队,每一株稻子都饱满而挺拔。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微风吹过,稻穗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这时候,农民们已经开始为收割做准备了,他们检查着收割机的状态,盘算着每天的收割量,满心都是对收获的期待。

然而,一旦降雨来临,这和谐的画面就被打破了。雨水会打湿稻穗,让稻米变得湿漉漉的。这湿漉漉的稻米就像是一个个累赘,给收割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果是小雨还稍微好一点,稻穗只是表面有一点潮湿。但要是下起了大雨,甚至是暴雨加连绵的阴雨,那可就糟糕了。稻穗长时间被雨水浸泡,稻粒可能会开始发芽,这就直接影响了稻米的质量。发了芽的稻米,就不能作为正常的商品粮来售卖了,只能当作饲料或者工业用粮,价格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被雨水浸泡过的稻米还容易发霉,一旦发霉,那就完全没有了食用价值,只能扔掉。这就好比原本是准备拿去参赛拿奖的好马,因为被雨水淋湿生病了,只能沦为拉车的劣马,差距可就太大了。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抢收是至关重要的。就像一场和老天爷赛跑的比赛,一定要争取在降雨来临之前或者降雨的间隙,把稻米收割起来。传统的收割方式是人工收割,农民们手持镰刀,在稻田里弯着腰,一株一株地把稻子割下来。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不高,但是对于小面积的稻田或者是一些地形比较复杂、收割机难以进入的地方来说,却是很实用的。在降雨来临的时候,如果有足够的劳动力,人工收割能够快速地把稻子收割堆放好,减少稻子在雨中的暴露时间。不过,人工收割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耗费人力,而且如果收割不当,还可能会浪费稻谷。比如说有时候镰刀收割的位置不对,会割掉一些没有成熟的稻穗,这就浪费了粮食。

现在比较常见的收割方式是机械收割,也就是用收割机。收割机的效率很高,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几十亩地。在遇到即将下雨的情况时,如果能及时调用收割机进行收割,那是非常好的。而且现在的收割机也在不断地改进。有些收割机带有简单的除水装置,在收割到被雨水打湿的稻穗时,可以把一部分雨水去除,减少稻米的含水量。但是,机械收割也有局限性。要是雨下得太大了,农田里的积水过多,收割机难以进入,那也只能干着急。而且收割机在作业的时候,如果稻子太湿,也容易出现堵塞等问题,影响收割的效率和质量。

收割之后,烘干就成了保护稻米质量的关键一步。在正常情况下,稻米在收获后会因为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慢慢失去水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但是如果稻米是湿的,特别是在降雨后的湿冷环境下,这个水分流失的过程就会被打破,稻米很容易就会发霉变质。烘干就像是给稻米提供了一个干燥的环境,让它能够快速地把多余的水分散发出去。

传统的烘干方式是有专门的烘干房和烘干设备。烘干房可以把稻米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然后通过加热空气,把稻米中的水分带走。这种烘干方式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参数。但是,烘干房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烘干设备也需要维护。对于很多小农户来说,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烘干房。而且,如果没有合理的操作烘干设备,也可能会出现烘干过度或者不够的情况。烘干过度的话,稻米的口感会受到影响,吃起来会变得干硬;烘干不够的话,稻米中的水分还是比较多,还是会面临发霉的风险。

除了烘干房,还有一种比较古老的烘干方式就是利用自然的阳光和通风。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农民们会把收割回来的稻子摊开在开阔的场地上,让阳光照射,同时利用风来带走湿气。这种方式虽然没有烘干房那么精确,但是在没有烘干设备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很好的补救措施。不过,这种方式受天气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是阴天或者有风的时候,通风效果不好,或者太阳突然被云层遮住,稻米中的水分就可能不能很好地散发出去。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先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初步的烘干,让稻米的含水量快速降低到一个安全的范围,然后再利用自然的阳光和通风进行进一步的干燥。这样既能保证烘干的效率,又能保证稻米的品质。

而且,我们在稻米种植的规划上也可以做出一些调整来应对降雨问题。如果是在降雨比较多的地区,我们可以在种植的时候选择一些相对耐涝的品种。这些品种在遇到降雨较多或者是潮湿的环境时,能够更好地生长,甚至在收获期遇到降雨时,也能比其他品种的稻米更能抵抗水分的侵蚀。另外,在稻田的排水系统上也要做好规划。在降雨之前,确保稻田里的水能够及时排出,让稻子的根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这样即使在收获期的时候遇到降雨,稻米的含水量也不会过高。

再看储存方面。收获后的稻米如果质量很好,储存不当也会出现问题。在收获期遇降雨的情况下,即使稻米被成功抢收和烘干了,但是如果储存的环境不合适,还是有可能会发生霉变等问题的。储存稻米的地方要保持干燥通风,温度也要合适。如果是在潮湿的地下室或者是不通风的仓库里储存稻米,那即使稻米在收获的时候没有问题,存放一段时间之后也可能会出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些干燥剂来降低储存环境的湿度,也可以定期检查稻米的状态,及时发现那些开始受潮变质的稻米并进行处理。

再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当稻米收获期遇到降雨而出现产量和质量的波动时,市场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稻米的产量因为降雨而大幅减少,市场上稻米的供应量就会下降,价格就可能会上涨。但是对于那些因为降雨而质量下降的稻米,就很难在正常的市场渠道流通了。这时候就需要找到一些特殊的处理方式,比如说把发霉不能食用的稻米进行环保处理,而把那些虽然质量下降但还能用作饲料或者其他用途的稻米找到合适的买家。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让稻米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在稻米收获期遇降雨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抢收、烘干,同时在品种选择、种植规划、储存以及市场应对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保证稻米的质量,让农民们的辛苦劳作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每一粒稻米都是农民们的心血结晶,只有妥善应对降雨等突发情况,才能确保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不会被白白浪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