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湾城相融绿色宜居筑梦青岛市奋力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齐鲁晚报 2024-09-27 08:40:51

李自强 青岛报道 通讯员 李倩 王诺 王学鹏 张宁

金滩镶绿野,碧海映蓝天,灵山湾山、海、林、岛融一体,李村河扎紧城市“绿腰带”,崂山湾山海相融、海天一色……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一个个海湾,用多彩的风姿展现着青岛这座城市的生态之美。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青岛市深入推进美丽青岛建设,勾勒山海城相融的生态画卷,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持续发力

治污攻坚成效斐然

发源于李沧区石门山麓的李村河长约20公里,是一条典型的城市内河。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李村河流域内地表水涵养功能不断弱化,河流自然径流越来越少,河水水质持续恶化,中游和下游多个河段被确认为“黑臭水体”,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为扭转李村河生态流量不足、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青岛市对李村河持续开展全流域控源截污、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实施污水处理厂中水回补、河道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加大亲水景观和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厂网河”一体化管护,有效破解了李村河“无稳定源水”“有水就黑臭”等难题。

在橡胶谷北侧舞阳路附近,汩汩清澈的水流从河道补水点涌出,沿着李村河一路奔流而下。“管道里流出的就是再生水,每天约有20万吨水被输送到李村河河道。”青岛水务海湾中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污水处理厂大多都建于河流下游,再生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得益于这些年来管网的建设投入。

据悉,2018年青岛市实施了李村河下游生态补水及调蓄工程,铺设十多公里的管道,将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再生水沿着管道输送到李村河中下游,再通过补水点向河道补水,实现河道生态补水的常态化。通过截污控源提升入河水质,利用再生水回补破解无稳定水源难题,极大地改善了李村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水质也由原来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一条穿城而过的“碧带”,李村河在2023年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李村河的华丽“蜕变”是美丽青岛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提升攻坚年”行动,集中力量、谋划实施了大气治理“八大攻坚”、水和海洋环境提升“百日攻坚”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等系列行动,取得明显成效。青岛市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省前三,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已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3%,为历史最佳;灵山湾、崂山湾分别获评全国、全省首批“美丽海湾”第一名。全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试点工作,在全国建设成效考核评估中获评优秀,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精心谋划

“生态+营商”同频共振

位于青岛市高新区的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于2014年,目前入驻企业中,产废企业20余家,年产废总量约30吨,且大部分产废企业为小微企业,年产废量大多在1吨以下。在日常巡查走访中,企业普遍反映在危险废物管理方面存在贮存难、成本高等难题。

针对这一痛点,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多方协调,组织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及产业园区开展会商,并邀请生态环境部专家现场论证,在2023年5月开展了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统一管理试点工作,以危险废物“拼团”打包的形式切实解决了园区内小微企业的“心头难”。所谓“拼团”打包就是由园区负责方牵头,在青岛市危险废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注册一个账号,用于有需要的企业开展危险废物入库、申报登记、转移处置等工作。同时,由园区统一与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运输单位签订合同,并与相关企业签订处置协议。企业只需做好对产废的分类收集和打包,所有的危废入库、出库信息均通过物联网技术即可完成上传。当园区危废贮存量达到上限时,园区便立即联系运输单位进行转移,企业只需按产废量折算交纳费用。“之前我们都是自己处理危废,每吨价格在1万元左右,现在集中处理,每吨价格降低了一半。”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生产管理人员韩景雯表示。与此同时,凭借最新搭建的智慧化系统,危险废物从入库到科学处置全过程,都实现“零人工”。

经过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危废收集难、处置难、监管难的问题。据统计,自试点以来,园区已经转运危废品76.6吨,累计为20多家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目前,青岛市正积极筹备在即墨区、胶州市开展区域化危废统一管理工作,把危废“拼团”式打包处置模式进行再推广,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

近年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用心用情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出惠企利民政策“组合拳”。印发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惠企措施2.0版,打通环评及执法监管堵点。创新实施“打捆审批”“告知承诺审批”,42大类、94小类项目审批时限由17天压缩到1天,95%以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区(市),简政放权力度和企业受惠范围全省领先。创新实施中小微企业正面清单管理模式,企业数量近3000家,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全市7个区(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2个园区、3家企业入选全国、全省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十名,为山东省内唯一上榜前十城市。

以绿为底

聚力打造“八美之城”

在轮胎行业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轮胎看中国,中国轮胎看青岛。”目前,青岛市除拥有3家轮胎上市企业,还拥有相关的科研公司、院校,实现了从轮胎技术研发、生产设备制造、规模化生产的逐步壮大。而随着乘用车市场逐步发展和轮胎产量的逐年升高,废旧轮胎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据统计全国废旧轮胎产生量以每年8%至10%的速度递增,但回收利用率仅为50%左右,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资源浪费。

为促进轮胎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年《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就指出,要大力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2024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无废园区”“无废工厂”等系列创建活动。青岛市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谋划轮胎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完善轮胎行业产业结构,推动实现轮胎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3年竣工投产的青岛伊克斯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废旧轮胎绿色循环利用项目以“无废工厂”建设为依托打造废旧轮胎全量化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对废旧轮胎高温裂解等一系列加工,使废轮胎“浴火重生”。1吨废轮胎经“浴火重生”后,可得到约40%的初级油(精炼后可以作为汽油或柴油使用)、35%的炭黑(可用于轮胎、输送带等橡胶制品制造)、13%的钢丝(重新冶炼后可用于再生产)和12%的可燃气(作为工厂自身燃料循环回用),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变“黑色污染”为“黑色黄金”。经统计,2023年投产至今,工厂累计处理废轮胎64.7万条,减排二氧化碳约1.7万吨。

青岛伊克斯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绿色循环生产新模式,是青岛市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青岛市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已达到54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83%,统筹推进的“无废工厂”“无废园区”等12类“无废细胞”累计完成建设564个,60项“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中30项已达到目标值,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初见成效。《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青岛市将建成不少于1000个“无废细胞”。青岛市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向绿笃行”的使命担当。

2024年伊始,《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印发,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等方面谋划了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也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青岛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岛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美丽青岛建设规划纲要,重点谋划了绿色低碳、品质环境、和谐生态、健康韧性、宜居典范、生态文化、现代制度、开放窗口“八美之城”的战略任务,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八大愿景,形成了系统完备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为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筑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夯实了根基。

“碧海如洗,蓝天无垠,繁星点点照亮夜空,河流清澈倒映绿树成荫”,这不仅是民众对高品质生态环境的纯真向往,更是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完善美丽青岛建设工作机制,着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不断擦亮青岛绿色生态本底,让这座城成为自然之美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让山海相依的壮丽景观与城市的繁荣发展相得益彰、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