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应用中轴承径向游隙的控制和保证

电机技术内参 2025-04-02 10:00:20

轴承是电机产品非常关键的零部件之一,轴承规格、型号、密封、径向游隙等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特别明显。

对于轴承径向游隙,我们要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分别定义,轴承被安装前的径向游隙大小,用内圈相对于外圈在径向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外一个极限位置的位移。不同的轴承厂商,按照轴承的实际应用工况设计不同径向游隙的轴承,以基本组游隙为基准,有小游隙轴承(如C1和C2),而大于基本组游隙的有C3、C4和C5轴承。

当轴承被安装后,缘于配合零部件的尺寸、精度,以及现场运行环境的各种因素,轴承的径向游隙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其称之为工作游隙,工作游隙肯定小于轴承安装前的径向游隙。

一般情况下,对于有摆动的交变重载工况,更多地选择小游隙轴承,而对于过盈配合情况,以及内外圈温差较大的工况,则应选择大游隙轴承。

轴承工作游隙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轴承的运行质量水平,一般情况下,球轴承的工作游隙为零,或者是有轻微的预紧,而圆柱滚子轴承的工作游隙必须大于零,哪怕是很小的工作游隙,即必须留有剩余游隙。

鉴于以上内容,对于转速相对较高的2极电机,且转矩不是很大的工况,建议选择C3组甚至是C4游隙组轴承。而转速特别低的电机,如10极甚至更低转速的电机,在环境没有特别异常时,可以选择基本组甚至是小游隙组轴承。

在此还要特别提醒,内外圈的温差较大时,轴承的径向游隙变化量会特别大,所以,对于高速运行的电机轴承,宜选择径向游隙大的轴承,以保证轴、轴承和轴承室之间有较好的温度平衡关系。

0 阅读:3

电机技术内参

简介:为电机行业从业者提供专享资讯服务、政策解读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