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曾经是非常火爆的关键词。无数媒体渲染巴沙尔·阿萨德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来到杭州的,这似乎成为了我国对叙利亚帮助的一个证据,又证明了我国和叙利亚的“良好关系”。
但仅仅过去一年多,叙利亚就变了天。2024年12月8日,阿萨德政府被反对派推翻,阿萨德家族结束了持续了对叙利亚半个多世纪的统治。虽然过渡政府已经成立,但叙利亚的混乱局面远没有结束,叙利亚战争可以说是再度引爆了中东火药桶。

为什么是叙利亚?叙利亚的内战打了十几年,到底为什么还没结束?或许这是因为从叙利亚战争的起因来看,就已经极度复杂,如此复杂的局面,依靠叙利亚自己,恐怕根本无法应对。
· 本就不稳定的叙利亚政局
如今的叙利亚经历着战乱、贫穷,但在历史上,叙利亚可是“肥沃新月”,与现在完全不同。最早的时候,叙利亚并非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大片地区,它包括了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甚至是土耳其南部的一部分领土,这里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被称为是“肥沃的新月地带”。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地理位置,让叙利亚地区长期处在东西方触碰的交界线上,在这里的生活,自然也不会太平静。

叙利亚地区先是受到希腊文化的深远影响,又被罗马征服,成为了帝国的行省,接受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到了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又对叙利亚地区施加了深刻的影响,在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后,叙利亚一度成为了伊斯兰文明的核心区,直到今天,伊斯兰文化在叙利亚仍占主流。
16世纪开始,叙利亚地区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但由于土耳其的统治并没有深入叙利亚,长期处于一种“统而不治”的状态,叙利亚内部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分散的统治力量、政治组织,这是后来叙利亚建国的基础。

可惜的是,叙利亚还没来得及真正建国,就被西方列强渗透,并进行了事实上的殖民,直到二战后,叙利亚才彻底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完全独立。
但由于叙利亚过去复杂的历史、宗教、文化影响,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的议会民主制体制始终无法真正在叙利亚生根落地,在叙利亚独立后的20多年时间里,议会民主体制不仅没有给叙利亚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发展,反而催生了其国内的各种派系,导致叙利亚国内斗不断加剧,一个包容性强的政府一直无法出现。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哈菲兹·阿萨德依靠着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才干崭露了头角,并在1971年当选总统后,叙利亚才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强人政治时期。在那一时期,叙利亚的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都得到了快速和明显的提高,并让叙利亚成为了中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强国。

但阿萨德属于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始终是叙利亚的少数派,实际上叙利亚大多数人口都属于逊尼派。什叶派掌权,加剧了叙利亚内部宗教和教派之间的矛盾,引起了叙利亚内部的分裂。
而为巩固统治,他安排阿拉维派的亲信领导国家,这带来一个后果:政府的包容性不够,全靠阿萨德的个人威望和魄力维持统治,反对派随时可能推翻阿萨德政府。
2000年哈菲兹·阿萨德去世后,在一系列安排下,巴沙尔·阿萨德当选为叙利亚新总统,但他是被父亲“火速提拔”的接班人,因而他并没有父亲的那种威望和魄力,反对派也逐渐活跃起来。

其实,在巴沙尔就任之初,他也曾推进民主化改革和经济改革,并一度推动叙利亚的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但阿拉维派很快叫停了巴沙尔的改革,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内的管控,这引起了叙利亚反对派的不满,是叙利亚内战爆发的内部因素。
· 五大外部势力横加干涉
而叙利亚战争的爆发,同样有着外部因素的推动,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2010年底的“阿拉伯之春”。
这场从突尼斯开始阿拉伯世界的颜色革命浪潮,成为了引起阿拉伯世界巨变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突尼斯的本·阿里、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亚的卡扎菲和也门萨利赫都成为了“阿拉伯之春”的革命对象,他们纷纷退出了中东政治舞台。

“阿拉伯之春”的这把火也烧到了叙利亚。从几个叙利亚青年在墙上写下“到你了,医生”开始,2011年,叙利亚也爆发了旨在推翻巴沙尔·阿萨德统治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在外部势力的干涉下,叙利亚内战彻底爆发。
干涉叙利亚的外部势力,主要有五大势力,说叙利亚内战是叙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的斗争,不如说是五大外部势力的博弈。
这五大外部势力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支持的是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主要包括俄罗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等。在叙利亚内战期间,阿萨德政府能够一次次挽回危局,主要就是依靠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帮助。他们曾直接派遣部队参加叙利亚地区的战斗,帮助叙利亚政府军夺回阵地。比如,2013年黎巴嫩真主党战士就参与了叙利亚政府军夺回古赛尔的战斗;比如,2015年俄罗斯也直接介入了对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和“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

但俄罗斯和伊朗之间在叙利亚也存在着矛盾和竞争,因为伊朗希望继续扩大什叶派的影响力,但俄罗斯却希望将叙利亚建设成一个世俗国家,双方虽然都支持巴沙尔政府,但实际上目标并不相同。
而支持反对派,致力于要端掉巴沙尔政府的则主要包括美国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土耳其,以及部分海湾国家。为什么美国非要端掉巴沙尔政府?因为巴沙尔政府是“什叶派之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什叶派之弧”主要是以伊朗为中心,包括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以及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在内的什叶派联盟,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反美、反以色列。
叙利亚是“什叶派之弧”中实力最为强劲的国家政权之一,加上俄罗斯对叙利亚的支持,叙利亚就成为了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端掉巴沙尔政府,就意味着“什叶派之弧”的实力会被大幅削弱。

至于土耳其,则是担心叙利亚内部势力之一的库尔德势力继续发展会影响到自身的安全,而且土耳其的重心其实早已从推翻巴沙尔政府转向遏制叙利亚库尔德势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叙利亚受到五大外部势力的影响,这五大外部势力都有着各自的目标,其内部本身也有竞争关系,导致叙利亚的局势更为复杂,叙利亚战争自然不容易停下来。
· 引爆中东火药桶
到了2024年12月,由于伊朗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上;俄罗斯也将几乎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俄乌局势上,他们对于叙利亚局势都有点“力不从心”,这导致叙利亚国内的反对派以及支持反对派的外部势力“乘势而起”,再度掀起了推翻巴沙尔政府的战斗,并取得了成功。

只不过,虽然现在巴沙尔政府已经被推翻,过渡政府也已经建立,但叙利亚国内的反对派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不少时候他们之间的利益也是矛盾的,很有可能会掀起更大冲突。
比如,“努斯拉阵线”在宣布脱离“基地”组织之后,就将重点放在了控制伊德利卜及周边地区上,展现出了更加温和的形象,但“伊斯兰国”依旧坚持全球“圣战”意识形态,双方就存在着矛盾。
比如,“自由沙姆人伊斯兰运动”采取的是逊尼派伊斯兰意识形态,希望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但库尔德武装则希望建立一个世俗的国家或者“自治区”,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现在,叙利亚国内还存在着4股主要势力,包括组建过渡政府的“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受到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和支持巴沙尔政府的残存力量,此外,“伊斯兰国”和伊朗扶持的民兵势力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叙利亚国内的混乱恐怕没有这么快结束。而叙利亚不太平,中东的局势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虽然现在的叙利亚过渡政府外交部长的新年首访选择了沙特,看起来要重新和沙特建立更加友好的关系,但随着伊朗、俄罗斯重新关注叙利亚,我们很难说,到底之后的局势会如何变化。
只要外部势力持续干涉叙利亚,那么,各方势力在中东的博弈就不会停止,中东火药桶也永远不会熄灭。
参考资料:
「环时深度」叙利亚,从“肥沃新月”到“破碎之地”

「环时深度」外部势力入局深刻影响叙利亚危机

「环时深度」叙利亚局势的关键变量:内部势力盘根错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