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房装修改造,在深山沟里“归园田居”……
这是一套坐落在山沟沟里的老房子。屋主J女士是70后,和家人在城里奋斗多年,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和事业,曾经也是室内设计师的她,碍于结婚生子为了家庭,转行创业。在城里买了大房子装修的也很漂亮,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人到40越来越怀念小时候在乡村的田园生活,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为了追梦,她买下身上土坯房,挖路,翻新,爆改成了田园朴实小雅居,就像提前20年“退休”一样,网友大赞:太羡慕!
这套房子已经荒废了很久,但是地理位置很好,视野开阔,绿意浓浓,门前有大片的平地,空气都是毫无污染的。缺陷也很明显,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电路,没有马路,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接近垮掉的程度。
可屋主偏偏很喜欢,看到这个房子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未来它的样子。改造第一步:修路
如果不修路,装修改造用的建筑材料,就没办法运进来。修路的同时正好搭接电线,水路等等,工程量还是很大的,挖土机都请来了。
研究好路线就开工,四天的时间通向家门。房子全貌
房子的地势相对其他位置还算高,所以后期排水的改造会比较简单,也不用担心雨天会有雨水倒灌。屋顶都是破败的残垣断瓦,所以基本能拆的就拆掉了,整体全部重新装修屋顶。屋子原本是个三合形式,最左侧的屋子基本已经垮了,所以准备在原来的基础上新盖一点。
木工师傅在工地上做的新的木梁顶,买的都是原木,现场加工。
用黑色的琉璃瓦翻新顶面,结实耐用,下冰雹也不怕。主要是价格也不贵。
翻新装修的时候,屋主要求尽可能的保留原来的建筑结构,不然就没必要翻新了,不如直接推倒重建。因为她很喜欢这种质朴原生态的样子。搭建屋顶的时候,还在顶面留了一个宽敞的天窗,采光瞬间就变得特别棒。堂屋改造前
堂屋改造后
堂屋就相当于我们普通房子的客厅,琉璃瓦下面还要再家一层木梁顶,保证美观清新。
内部的墙面尤其墙角地面,全部做防潮处理,墙地交界处批刮防水。
摆放了沙发,电视机变成一家人休息的场所,沙发还是这种北欧风的嘿嘿还挺耐看的。因为空间不算大,所以就没摆放茶几也没有电视柜。卧房改造前(其中一个)
卧房改造后
为了防潮更保险,还加了三层木方,地面铺设了防腐木,但是还是担心会潮湿。所以翻新了中间的房梁,然后铺上实木板,把卧室都安排在阁楼,本身阁楼有天井采光很好,又是架空的就不担心潮湿问题了。改造前的厨房
还能隐约看到一个破败的土灶。改造后厨房
请了农村盖房子装修做土灶的老师傅,新砌了一个,侧面还有砖砌的橱柜立面。
侧面的餐厅和厨房之间挖一个传菜孔,一样让泥工师傅用红砖砌的基座,上面的实木桌面是回收的旧木门改造的。
餐厅这边地面做水泥自流平,前面都是刷大白,红砖,白墙,纯实木都是最粗犷最纯粹的建筑装修材料。
二楼直接就是睡人的客房了,有木工做的木质楼梯可以爬上去,干净清爽不潮湿。看似是简单的装修,其实花了大量的心思和时间,装修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是这样的房子翻新装修。
屋外,墙面也是整体翻新涂刷了白色的外墙漆,有了一种农家小院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为了改造这个房子,屋主真的不是一时兴起,下了很多功夫,自己虽然曾经是设计师,但是不懂很多木工的细节,开启学霸女汉子模式,和老公一起买书钻研。只有自己懂了,才能去要求木工师傅。
门口房梁加固的木门套,都是拆掉的废旧木头制作的,旧物再利用。
屋子后面挖的排水渠。保证雨天的回收没有积水。
挖了小化粪池。
还有排水渠。
塌了的这个屋子,重新做了地圈梁。
盖了红砖小物变主卧。
这个防潮处理做的更好,所以可以直接当卧室。
还有一个套内的主卫,还有浴缸可以泡澡呢。
公卫。
网购的大木床。
自己现场拼接。
儿子也加入装修的队伍。
自己睡在自己组装的床上,特别有意义。夏天了拉上蚊帐防蚊,打开台灯温馨的在睡前看看书。
白天天窗的采光很舒适。
还有一些客房,给朋友亲戚睡(只展示部分)
到了周末,一大家子开车来到田园雅居,享受这里的原生态生活。家人们放下手机放下工作。
孩子们拿起锄头锄地,感受不一样的质朴生活。
用土灶炒的腊肉贼香!
厨房和餐厅打通的设计很是巧妙,里面和外面的人都可以互动,大大的实木餐桌,吃饭的时候可以铺上塑料布,好打理卫生。
装修虽然很朴实,但是很纯粹,一桌饭菜充满温馨和烟火气息。
房子门前还挖了鱼塘,以后就可以钓鱼钓龙虾了。
慢慢的围起了小篱笆,开始改造院子了……期待房子的院子也装修好,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城里有套房子,乡下有个温馨舒适质朴的院子,感觉平凡的人生圆满了。很多人退休后才能做的事情,她提前20年给自己“退休”完成了自己装修一套“田园雅居”的小梦想,羡慕这种生活,也佩服这种魄力!希望这套房子的装修改造,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