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跟身边人搞好人际关系的诀窍就是,做到2件事!

谢安迪说情感 2025-03-29 09:21:04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意思是说,总想表现自己的人反而看不清真相,总认为自己正确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

以前我总以为,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会不会说话、有没有共同话题。直到有次和老同学聚餐,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一个朋友刚升职加薪,饭桌上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如何被领导器重、如何拿下大项目,甚至拿出手机展示工资到账的短信。

起初大家还附和几句“厉害”“恭喜”,后来气氛越来越冷,有人低头玩手机,有人借口去洗手间。

最后散场时,我听到有人小声嘀咕:“显摆什么啊,谁没涨过工资似的。”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人和人之间的相处,炫耀就像一块磁铁,只会把别人的反感吸过来。

曾仕强教授说过一句话:“跟身边人搞好人际关系的诀窍就是,不要跟她们炫耀你的成功,和任何高兴的事儿!”

其实,真正的智慧,是把自己的光芒收起来,让别人感受到温暖,而不是刺眼。

1. 炫耀是一把双刃剑,刺伤别人也割伤自己

曾仕强说:“你有任何成就,都不要到处彰显。”

说实话,这不是故作清高,而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心理学上有个“相对剥夺理论”:当一个人发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时,会产生被剥夺感,哪怕这种“剥夺”并不真实存在。

比如你晒奖金,同事可能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你秀恩爱,朋友可能联想到自己婚姻的平淡。

这种微妙的心理落差,轻则让人疏远你,重则招来嫉妒甚至敌意。

老家有个亲戚,早年做生意赚了钱,逢年过节就开着新车回村,给小孩发红包都是厚厚一沓。

结果村里人表面夸他“有本事”,背地里却传他“钱来路不正”。后来他生意遇到困难,想找人借钱周转,居然没一个人愿意帮忙。

人性就是这样,你可以过得好,但不能比我好太多。与其用炫耀给自己树敌,不如把成就藏在心里。

2. 低调是最高级的尊重,让别人感到舒服

曾仕强常提醒年轻人:“你以为的观众,其实都是普通人。”

电视剧《人世间》里有个情节:周秉昆的哥哥考上北大,父亲逢人就夸儿子“光宗耀祖”。

可当周秉昆自己开了饭店、买了新房,却从不主动提起。

有邻居说:“你混得不错啊!”他也只是笑笑:“都是运气,街坊们帮衬。”

后来周家遇到变故,朋友们反而更愿意伸手相助。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把优越感留给别人。同事熬夜加班时,别说自己“准点下班真轻松”;朋友吐槽房贷压力时,别接一句“我全款买的房没感觉”。

你的低调不是虚伪,而是给别人的自尊心留一条退路。

3. 真正的安全感,不需要靠炫耀来证明

曾仕强说:“总想证明自己厉害的人,其实内心很虚弱。”

有个做自媒体的女孩分享过一段经历。她曾是个“朋友圈卷王”,旅游要发九宫格,健身要晒马甲线,连读本书都要摘抄金句配上精修图。

直到有次生病住院,发现点赞的人很多,但来医院看望的只有父母。她突然清醒:那些精心打造的“人设”,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表演。

后来她出院后就关掉朋友圈,用真实的自己和朋友相处:素颜聚餐、吐槽工作、分享失败。结果反而交到了更多能深夜聊天的人。

骆驼从来不炫耀自己背上的山峰,因为它知道那是自己的重量。人也是如此,当你不再需要外界的认可来填补空虚,人际关系才会变得纯粹。

4. 不炫耀的人,才能听见别人的声音

曾仕强说过一段话:“人要想走得远,就得学会把嘴闭紧,把耳朵打开。”

有个朋友跟我说过,他公司里有个前辈让他印象深刻。他是技术总监,参与过多个大项目,但平时开会总是最后一个发言。

年轻人讲方案时,他会认真做笔记;同事争论不休时,他轻声说:“我觉得小张的思路可以再优化一下。”后来公司竞选副总,全票通过的人竟然是他。

人际关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忙着炫耀自己时,镜子里只有你一个人;当你放下身段倾听别人时,镜子里才会照出整个世界。

《论语》里讲:“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真正的君子,内心安稳却不傲慢;而浮躁的人,越是张扬越显浅薄。

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分,不是你有多耀眼,而是别人和你相处时有多轻松。

那些活得太累的关系,往往是从一句“你看我多厉害”开始的;而那些长久的情谊,往往是从一句“你最近怎么样”开始的。

所以,下次想分享喜悦时,不妨换个方式:升职了,请同事喝杯奶茶,说是“感谢大家支持”;买房了,和老朋友聊聊装修的麻烦,而不是炫耀地段多贵。

6 阅读:404

谢安迪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