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南方都市报)消息,德国两个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及罗伯特·J·琼维斯请了一群5岁的儿童进行“画小人”测试,结果让人震惊。
那么孩子沉迷电视如何解决呢? 蓝顶冠营给大家提供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脱离电视:
1、选择节目,控制时间
家长要提前对电视节目进行筛选,在前一天让孩子选择第二天需要收看的节目,但观看时间必须在二小时以内。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定好规则是很有必要的。
要让孩子知道,每天什么事情做完可以看多久的电视,要让孩子知道,不能占用吃饭时间、做作业时间、睡觉时间看电视,而且,规定下来就要持之以恒,这样,孩子会知道父母对他是松弛有度的。
另外,要提前给孩子适当的提醒:“你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可以看,等会儿我们要做其他事。”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期,不至于突然地说结束就结束。
2、孩子房间不放电视机
孩子的房间里有了电视机,自然为孩子过度依赖电视创造了条件,也自然而然减少了孩子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所以,要纠正孩子爱看电视的毛病,最好不要在孩子房间放电视。
此外,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视在家庭中的影响。同时把家里的电视机由客厅正中最显眼的地方移至到角落的地方,把家里的多个电视机找个原因淘汰成一个。
3、父母以身作则
一个家庭,父母本身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不想让孩子看电视,家长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如果父母沉浸在电视的乐趣中,孩子就会受其影响或模仿。
因此,为了纠正孩子爱看电视的毛病,全家人都要规范自己的收视习惯,规划出固定的收视节目和时段,让孩子明确何时是他的收视时间。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纠正孩子爱看电视的毛病。
当然,也提倡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家长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在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不但会培养孩子和家长的亲情,改善亲子关系,而且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讲解某些电视内容,特别是涉及到暴力、爱情等节目,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4、开展亲子活动或陪孩子玩游戏
一起进行亲子活动或玩游戏。比如体育活动,有条件的话爬山活动、外出旅游活动等一些真实的生活。
因为人必须透过行动来创造反映真实的自我认识。成长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真实的行动,而不是虚拟的。
5、鼓励做家务
与孩子一起做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及时肯定并感谢孩子。
6
提醒服务
提醒孩子完成作业并由孩子自己安排学习任务,赏识孩子的统筹能力。
7、饲养小动物
多让孩子负责照料家里的花草、小动物等,最好在家里养些小鸡、小鸭,因为孩子喜欢照料小动物。起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与关心他人的意识的建立。
8、与孩子谈判
对于过度迷恋电脑游戏的要与孩子谈判,先设法了解一下孩子是怎么认为和感受电脑游戏的?要与孩子谈判,不是绝对不许玩,必须做好功课,做完家务才能玩,或者,双方订出“协议”,在什么样的时候可以玩,在什么样的时候绝对不许玩!双方要说到做到!
父母双方可以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让孩子感到有压力,感到有些事情是万万做不得的,做了父母会很生气,玩起来也觉得没有意思了。
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对其不良癖好产生抑制作用,另外,尽可能转移孩子的兴趣,一旦孩子有了一点改变,便立即给予肯定,给予奖赏,加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