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时代已经变了!以前是美国主导全球的贸易体系,如今美国悍然发起全球关税战,已然打破了全球产业链。说的直白一点,全球近200多个国家,现在很多国家已经要开始站队了。未来一边是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另一边则是中国主导的贸易体系,现在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特朗普高估了美国,他认为只要美国一发起全球关税战,那么全球大部分国家都会主动上门向美国示好。
我们不否认,确实有一些中小国家因为国家整体实力会对美国妥协。但是只要中国和欧盟以及东盟这种大的经济体对美反击,那么美国依然会很难受。

最近有一则消息值得大家关注,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李强总理刚刚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向外界传递了积极的信息。中方愿与欧方相向而行,共同落实好中欧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沟通交流,深化中欧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
王文涛指出,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利益,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采取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昨天美方威胁对中国征收额外50%关税,是错上加错。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愿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分歧,但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对于欧盟来说,美国对欧盟征收高关税,直接影响了欧盟汽车、机械、农产品等对美出口。欧盟企业可能因此加速产业链转移,短期内加剧欧洲经济不确定性。作为回应,欧盟已对美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农产品、科技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对于东盟来说,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东盟国家多为外贸导向型经济体,高度依赖中美市场。美国的关税政策对东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冲击,使其成为主要打击对象。东盟国家可能因此转向其他供应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组。
面对美国的关税战,中国与欧盟和东盟选择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欧盟和东盟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愿意与中国一起应对美国关税政策。中国则通过项目合作、扩大贸易等方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制美国。

具体而言,中欧已达成共识推进世贸组织改革,重点针对“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滥用”建立约束机制。计划联合127个成员国推动“单边制裁合规性审查”,要求任何关税措施必须通过多边评估,否则自动失效。
中国《反外国制裁法》与欧盟《阻断法案》联动,建立“长臂管辖防火墙”。当美国制裁中欧企业时,双方可同步冻结美企资产、吊销经营许可,并共享被制裁企业白名单数据库。
东盟牵头制定《区域供应链稳定公约》,允许成员国在遭受美国关税冲击时,优先从中国获取关键零部件配额。
金砖国家扩容至阿根廷、沙特后,正建立“本币结算+关税互助”双重机制,形成第三极力量。此外,东盟还可以通过RCEP争端解决机制升级,创设“贸易转移补偿基金”,对冲美国关税导致的产业链波动风险。

一旦中欧东盟形成战略协同,美国的关税战已从"单边施压"沦为"四面楚歌"的困局。
大家要明白的是,美国虽然现在还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中欧加上东盟的经济体量也很强大。
美国所依靠的无非就是美元霸权、科技霸权以及军事霸权。而在这三个领域,中国正在快速崛起,一旦中国的军事实力再度跨上一个新台阶,美国就真的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