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店里来了一个以前的常客,我就问她最近咋晒黑了。她说自己去南岛打工度假了。前段时间赶上猕猴桃旺季,天天干12个小时,真的要和猴子一样长在树上了。不过很感恩,自己辛苦了半年,除去吃喝,还攒下了2万纽币呢(约合人民币10万元)。
听完她的话,我惊讶得嘴都合不上了。我是2年前认识她的,那个时候她23岁,刚大学毕业做留学中介,生活常态就是吃喝玩乐,每周工资全部花干净。
这2年不见,成了能吃苦,能攒钱的主了。怪不得网上都说,这一届的年轻人,没有迎来专家预测的疫情后报复性消费,而是全部都变成了报复性存钱了。
总结我身边的人的例子,我发现所谓的报复性存钱,可能就是对于金钱的意识更加强烈,对于花钱更加谨慎和智慧了吧。
一、跳出消费主义陷阱,向父辈学习生活妙招
消费主义的陷阱在于,它让我们不断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质享受,而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我们的父辈虽然生活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但他们却懂得如何用有限的资源过上幸福的生活。向他们学习,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简单而实用的生活妙招。
父辈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理性消费和减少浪费是生活幸福的基础。他们通常会精打细算,不浪费一分钱。比如,在购物前列好清单,只买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物品的循环利用和修理,而不是轻易丢弃。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能节省开支,还能培养环保意识。
父辈们常常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生活用品,既经济实惠,又能提升生活品质。例如,自己动手做饭、修理家具、缝补衣物等。坚持极简生活以来,我也不断尝试学习一些简单的手工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不仅能节省开支,还能享受到动手的乐趣。尤其是生活在人工费堪比天价的新西兰,更是动手能力杠杠的。
二、拒绝盲目追随潮流,学着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生活
潮流和时尚只是外在的东西,而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比较流行的极简生活方式,就是简化生活,追求质朴,是一种内心富足的表现。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物质追求,专注于那些真正能够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例如,选择质朴而实用的家具和用品,减少过度装饰和摆设;选择简单而健康的饮食,减少对奢华食品的依赖。通过简化生活,我们可以减少物质负担,获得更多的内心自由。
鲁迅说得好: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坚持极简生活,拒绝攀比,专注自我,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物质和虚荣。
三、学会拥抱孤独,努力积累本金
孤独并不等于孤单,它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学会拥抱孤独,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努力积累本金,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问我在新西兰生活孤独不?我其实不太理解这个问题。也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简单独处的生活方式吧。我觉得新西兰超级适合我这样不擅长社交的人。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书。
正是通过不断阅读理财书,我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理财知识。人到中年的我,开始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目前我不仅着手打造了自己喜欢的被动收入渠道(公众号,喜马拉雅,今日头条),给自己配置了医疗险,意外险,人寿险,重疾险,还一直在坚持基金定投,提高自己的储蓄率。
学会拥抱孤独,多多读书,努力积累本金,生活才会越过越香甜。
no,那钱不是年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