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患儿心跳骤停20分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创造生命奇迹

扬眼 2025-04-11 22:26:37

“是你们给了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永远感谢你们的专业和坚持!”近日, 9岁患儿小玉(化名)的父母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送上锦旗“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医护人员成功将溺水致心跳呼吸骤停20余分钟的9岁患儿从死亡线上拉回,创造了儿童危重症救治的医学奇迹。

2月10日,小玉在一湖边玩耍时不慎溺水。事发后,现场人员数十分钟内将其救起,并现场进行胸外按压急救,随后将小玉送至附近医院。到达当地医院时,患儿已无呼吸、心率,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进行近1小时的心肺复苏,期间同步注射19次肾上腺素。尽管如此,患儿仅仅恢复微弱自主呼吸及不规则心率。随后,患儿被立即转运至苏大附属儿童医院。

当患儿被送至苏大附属儿童医院时,意识丧失,面色青紫,体温不升,心电图示不规则心率,情况极其凶险,急诊科主任医师朱秋皎和护士长王丽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注射肾上腺素、碳酸氢钠、阿托品等。在近一小时的抢救后,患儿终于恢复自主心率,并送至重症医学科。

“进入病房的那一刻,患儿气管插管内仍不断喷出鲜血,双侧瞳孔散大,命悬一线……”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争分夺秒地进行心电监测、降颅压、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全力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

抢救过程中,患者因长时间缺氧导致严重的肺水肿和弥漫性肺泡出血,气管插管内不断喷出鲜血,甚至脉氧持续下降。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赛虎采用正压通气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同步使用药物控制出血。经过一夜的持续抢救,患者的心跳和呼吸终于恢复,血压也逐渐稳定。

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患儿经历了严重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心肌损伤等并发症。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24小时不间断监护,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精准的液体管理、抗感染治疗、脑保护措施以及早期康复干预,患者的病情逐步好转。

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的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肾功能完全恢复,意识逐渐清醒,肢体活动能力也基本恢复正常。2月19日,患儿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3月15日,患儿康复出院,重获新生。

“一般情况下,心跳呼吸骤停超过10分钟成功率极低,尤其是儿童,他的康复不仅是一次医学技术的胜利,更是一场生命的奇迹。”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柏振江表示,小玉的康复,体现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疗团队的协作实力,也展现了重症医学科在危重症救治领域的卓越实力,更彰显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未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守护患者健康而不懈努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石伟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