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教育松弛感:为什么养孩子会越来越累?

心情自有乐天人 2024-05-13 20:47:05

在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以下这些现象:

· 永远希望走在孩子发展的前面,帮助孩子提前规避可能遇到的障碍;

· 尝试预测那些会阻碍孩子实现目标的事情,并在它们成为问题之前采取行动消除它们;

· 一旦看到孩子心情不好,想方设法让孩子高兴起来;

· 当孩子与同学或朋友发生矛盾时,立刻介入解决;

· 替孩子做出一生中的重大决策;

· 积极主动地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大小问题;

· 告诉孩子,他/她需要父母的支持才能取得成功。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出现上面提到的行为,那么你很可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陷入了“过度教养”。

01

什么是“过度教养”

过度教养是一种过分关注和过度掌控子女成长的养育方式。这种方式下,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试图通过自己的参与来减少子女成长路上的阻碍、确保子女的成功。虽然这种行为往往源于对子女的深切关心,但在实践中可能对子女的自主性和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包括:

· 每天早上会有 “叫早服务”,催孩子起床学习;

· 对孩子生活习惯,比如,喝多少水、吃什么食物、是否洗澡等方方面面的督促;

· 给已成人的孩子找工作,陪孩子去工作单位面试……

小到喝什么样的饮料,大到婚恋关系、职场发展,部分父母试图给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并急于阻挡任何伤害。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似乎并不重要。但事无巨细的关爱,给子女遮风挡雨的同时,也在时刻强调:“你需要父母的支持才能取得成功,你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直升机式父母(Helicopter parenting)是过度教养的特殊表现,直升机式父母如同直升机一样时刻紧盯孩子的一举一动。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分介入,试图为孩子创造一个几乎没有失败和挑战的环境。

当你体会到过高的社会压力和自身压力,同时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时,就很容易成为直升机式父母。现代社会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父母可能感受到社会压力,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及时干预和参与才能确保子女的成功;一些父母可能因为自身的不安全感或过度焦虑而采取过度教养的方式,试图通过掌控一切来减轻自己的担忧;而竞争意识也可能导致过度教养。为了让子女在学业和社交上处于领先地位,父母可能过于关注成绩和表现。尤其是出生在生育高峰时期、经历了激励竞争的“70 后”与“80后”,为了孩子的人身安全和排除孩子成长的风险,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对儿童的过度保护心理。

当你成为直升机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你常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持续监控: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学习和社交活动保持高度关注,时刻准备介入。

过度规划:对孩子的生活和未来计划进行过度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过度干预和保护:父母倾向于在子女的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过度介入,试图为他们创造一个几乎没有挑战和失败的环境,确保孩子的安全和舒适。

高期望值:希望孩子在学业、社交和职业等各方面都能取得卓越成绩。

02

过度养育带来的影响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教养的育儿方式可能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影响包括:

1

心理健康问题

当父母对子女设定过高的期望时,子女可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他们可能感到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从而产生对未来的不安感。此外,过度干预的父母经常给孩子制造一种“人生每一步都必须走对,否则都完蛋”的理念,这种“如果做不到XX,未来将一事无成”的灾难化思维也无形中给孩子带来过度的压力,导致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产生更多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陷入负性情绪的漩涡。

2

自主性不足

父母可能通过过度的关爱强调“你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这种暗示可能让子女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应对的信心,他们可能在面对问题和失败时很快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或是未知的境况时,父母和孩子都容易变得紧张,会害怕尝试新事物,因此孩子很难有机会学习新知识,也很难提升自己驾驭问题的能力。

3

家庭关系紧张

过高的期望值有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子女可能感到无法逃脱父母的期望,而父母可能因子女未达到期望而感到失望,更加忍不住帮孩子去做更多的事情。这种紧张既影响到家庭氛围,也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加重“孩子能力弱—父母过度参与—孩子能力更弱—父母更加需要参与”恶性循环。

4

人际关系问题

孩子在过度养育环境中难以在人际关系中展现主动性。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付出的孩子往往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对社交挑战时显得无助和无奈。

03

如何避免过度养育

1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适当参与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责任感和独立意识。通过家庭合作完成日常琐事,孩子能够学到团队协作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一心扑在学习里面,不让孩子去洗衣服或者进入厨房,结果导致孩子连洗衣机都不会使用,小葱和蒜叶也难以分辨,严重缺乏生活常识。而缺乏生活常识的后果往往在孩子进入更大的环境中会显现,感觉到难以适从。从小让孩子学会独立吃饭、整理房间等小事,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2

学会“袖手旁观”

“独立是别人教不来的,只有靠自己的实践才能学会”,在孩子解决问题时,父母不要急于给予帮助和建议,先尝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十全十美的,与其家长直接给出所谓的“正确方法”,不如让孩子在“试错过程”中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要学会给予孩子适当的决策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生活。

3

建立合理期望

设定合理的期望是避免过度养育的关键。了解孩子的个性、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挑战,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

4

鼓励失败

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家长应鼓励孩子面对失败,从中学到经验教训。不要过分惩罚或过度保护,让他们学会接受挫折,有句话叫做“失去摔跤的机会,意味着无法学会走路。”真的好的教育结果是让个人品尝到生活的辛酸苦辣之后依旧热爱自己的生命和生活。

5

注重界限

家长需要在关爱和关注孩子的同时,保持适当的距离。给予他们私人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主决策,建立自己的人生观。

过度养育对孩子和家庭都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建立一个更加有灵活界限的家庭环境,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设定合理期望,以及鼓励他们面对失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喜欢自己、善待他人的生命体。

威斯康星协和大学

家庭教育硕士项目简介

威斯康星协和大学家庭教育硕士是乐天心晴教育与美国威斯康星协和大学(CUW)联合培养的不出国在职硕士学位项目,学制20个月,双语环境,中文授课。相比于片面强调子女养育的狭义的家庭教育课程,本项目融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通过“FOREST-森林”课程体系,围绕“广义家庭教育”进行教学。结合大量案例专题分析与实操技能培养,从家庭系统的视角深度剖析个体发展、家庭发展、婚姻关系、性与家庭、子女养育等全部家庭元素以及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预防并解决家庭的问题。

1 阅读:13

心情自有乐天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