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珍惜小米粒(中班社会教育活动)

创客目的地 2020-03-23 10:32:34

活动目标:

1.认识米及米制品,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萌发不浪费粮食、爱惜每一粒米的情感。

3.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了解米的特征与用途。

2.活动难点:萌发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故事《小米粒的故事》 ;几种常见的米制品(米粉、米饭、锅巴、米饼、雪饼)。

2.经验准备:午餐时食用过白米饭,了解白米饭的味道。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被布盖住的透明“魔法箱”,请幼儿通过听摇晃的声音、掂一掂重量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教师提示:我们中午刚见过它。

2.活动展开。

(1)教师将“魔法箱”里的小米粒取出,每位幼儿分几粒,请幼儿观察小米粒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一说。(形状、颜色、大小等)

(2)配合PPT课件讲故事《小米粒的故事》

师:听完了故事,谁能说一说小米粒是怎么长大的呢?

请幼儿说一说。

(农民伯伯将秧苗种在了稻田里,并细心地照顾它们。它们慢慢长高,开出了稻花,长成了稻穗。农民伯伯用收割机把稻穗收割下来,放到晒场上晒干,再去掉壳,它们就变成了米粒。)

师:小米粒都有哪些用途?除了故事里的用途,你还知道哪些用途?

请幼儿说一说。

(可以做成米饭和粥,可以做成各种糕点,酿成米酒、米醋,做手工艺术品等。)

(3)请生活老师送米制食品给幼儿,并向幼儿一一介绍食品的名称。

①请幼儿猜一猜它们都是由什么制成的。

教师小结:米粉、米饭、锅巴、米饼、雪饼都是由米粒经过不同的工序制成的,生活中常见的米醋、米酒也是米粒制成的,米粒有好多的用途。

②请幼儿品尝米制品,并说一说味道。

③启发幼儿,让幼儿知道这些食物都是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引导幼儿不要偏食,不要浪费粮食。

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米粒。米粒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3.活动结束。

请能够连贯讲述的幼儿来讲一讲小米粒的外形、用途等。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米粒贴画的相关材料,引导幼儿参与米粒贴画活动。

(注:本文只做参考)
0 阅读:14

创客目的地

简介:您好,我是,一个在像素海里捕捞故事的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