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图个“灿烂的笑脸”吗

德恒自然 2024-07-15 04:27:17

知道“灿烂的笑脸”是什么意思吗?有的可能不明白,有的一定有体会,有的已经有了羞耻感,再也不想要这“灿烂的笑脸”了。

什么意思呢?这种现象多发生在职场,或者是官场。比如下级向上级、向领导汇报工作,当领导要问一些情况时,回答者总是“这事我不知道”“这个不归我管”“这个事要问谁谁”“有没有这回事不清楚”“这事我没印象”“都是我们领导定的要不你问问领导”等,这些话一出口,让问话和要了解情况的领导很无语,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给被问话者个“灿烂的笑脸”,批评不合适,教育也不合适。

如此这般,耽误的是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时间,工作都很忙,听一次工作汇报也很不容易,领导是要了解实情的,问什么都“一问三不知”,岂不是白白地浪费领导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领导掌握不了真实情况和一手材料,影响决策,无法实施正确科学的决策。

就像有的信访事件,作为上访者肯定是拿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去上访,反映对方的责任和问题,讲自己的诉求,必然有一偏概全、断章取义现象。可当领导要向有关人员了解信仿事件全过程时,有的人就给领导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前因后果说不出来,主体责任在谁也不果断。如此带来的后果,就容易出现决策失误问题,有时上访者提点条件和要求,领导可能就会答应,领导的答应本以为是合理的,为平息事件、解决问题就答应了,结果事实又不是这样。该领导掌握的真实情况,汇报人说不出来,以至让上访者钻了空子,得了便宜,胃口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多,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

现实中这样的问题不少,特别是处在一线工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人员。本应该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熟悉,对有些情况应如数家珍,可事实上太高估他了。不说别的,就负责的辖区有多少人,就说不清楚。复杂的问题更是一头雾水。什么都不掌握,也不主动地去了解。按说,天天和百姓打交道,对百姓的情况最应该了解,可事与愿违。

即使有时吃了“闭门羹”,领导给个“灿烂的笑脸”,有的还不以为然,吃一百个豆都不知腥,下次遇到问题还是这个样子,这样抓工作真的很危险。身为最末端,不需要多大高深理论,贵在掌握真实情况,把老百姓的诉求真正搞明白,把政策法规搞清楚就行了,就没有解决不好的问题。

问题之所以越来越多,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责任人不尽心不尽力,该解决不解决、不会解决造成的,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大问题拖成久治不愈的“老大难”。细想想,是不是这情况。说实在的领导给个“灿烂的笑脸”还不知咋回事吗,还不得深刻反省一下吗?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0 阅读:0

德恒自然

简介:和您聊一聊身边人、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