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发动关税战的同时,又不断释放希望谈判的信息。多次喊话称在等中国电话,能与中国达成协议。对于中国来说,要谈可以,但绝不接受威胁,要打也奉陪到底,多次对美国进行反击。
总体上看,反击是非常成功的,短短几天,美国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关税战开始时股市暴跌,大量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共和党内部发出反对声音,甚至连白宫内部也开始分裂。
最后,神秘卖家开始抛售美债,导致美债价格大幅下跌,引发市场恐慌。特朗普实在是坐不住了,当晚就宣布“对等关税”延迟90天。但同时他继续给中国加关税,中国照例进行反击,并表示以后从经济上看,再加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再搭理。

迟迟等不到中国的电话,特朗普却主动做出了对中国的重大让步,宣布豁免针对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一些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这项政策影响非常大,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为4390亿美元,其中大概有1000亿美元的产品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占总额的23%左右。
也就是说,还没开始谈判,特朗普先砍了自己23%的筹码。他为什么突然做出重大让步呢?
其一,从表面上看,不论是美国自身还是别的国家,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替代中国的电子产品产业链。关税将推高消费成本,引发舆论反弹,影响接下来的中期选举。
苹果、戴尔等知名电子产品大多在中国制造,要将这些企业短时间内转移到美国或其他地区根本不可能。尽管越南、印度等国家的劳动力远比中国廉价,但大型科技公司留在中国并不是因为廉价劳动力。
苹果CEO库克说过,中国的劳动力早已经不廉价了,之所以能成为多家顶级科技公司的制造中心,是因为中国各方面的技术都很完善,尤其是有精湛的模具制造能力。生产电子产品零部件依赖各种模具,而且对精度要求非常高。

库克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美国如果你要召集模具工程师开会,可能坐不满一间小办公室,但在中国可以坐满好几个足球场。
所以,特朗普无法让这些公司短时间内回到美国,而且还找不到其他可以替代的生产国,强行加关税只能大幅增加消费者的成本,引发民怨沸腾。
其二,白宫内部的分裂,关税派恐将受到打击。美国媒体一致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幕后推手就是白宫高级贸易顾问纳瓦罗,他是特朗普的心腹,也是彻头彻尾的反华政客。
从政之前,他的身份是经济学专家,但他的观点和论述过于激进,并不被主流经济学界认可。他曾写过好几本关于中国的书,内容大多是诋毁中国,认为中国已经威胁到美国生存,要求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
特朗普对他非常信任,第一个任期时纳瓦罗就因为自己的激进建议遭到其他白宫幕僚排斥,被限制接近特朗普。但每次召开重要会议,特朗普总点名问:“我的纳瓦罗在哪儿?”特朗普在任期结束时卷入了司法官司,纳瓦罗仍然忠心耿耿,甚至为此坐了4个月牢。

纳瓦罗
在特朗普卸任期间,纳瓦罗加入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并于2023年与其他人合作撰写了一份名为《2025总统过渡项目》的方案,预测特朗普将于2024年胜选,并为他拟定了许多施政方案。其中就提到要对欧盟、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以实现贸易平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是按照这份方案执行。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遭到共和党和白宫内部许多人反对,其中最明显的是马斯克,他在网上大骂纳瓦罗是个十足的白痴,比一袋砖头还笨。以往特朗普推行的政策,他都会在网上大肆宣扬,唯独对这次关税政策沉默不语。这也是白宫内部矛盾公开化。
这些还算轻的,上周五美国债券价格大幅下跌,着实把特朗普吓了一大跳。债券价格下跌,意味着收益率上升,持续发展下去,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从而抑制投资和消费。
此外,债券通常被认为无风险资产,如果收益率上升,将促使资金从股市转移到债市,引发股市下跌。同时还会吸引外国资产购买美元,导致美元汇率走高,不利于出口。最重要的是,在政府发行新债时也必须支付更高的利息,进一步加剧美国的债务危机。

这时候特朗普才发现麻烦大了,所以宣布暂缓90天。这个办法来自反对关税的财政部长贝森特,他长期从事金融行业,曾在索罗斯的基金管理公司担任合伙人,后来自己创立了一家规模1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是白宫内部为数不多的技术官僚,美国媒体称他是白宫里“真正的成年人”。
贝森特代表的是华尔街势力,寻求资本市场稳定,而华尔街也是特朗普背后的大金主。美国媒体报道,正是贝森特向特朗普汇报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并最终说服他暂停对等关税90天。此外,还有消息称苹果CEO曾多次打电话给贝森特,最终促使他说服特朗普豁免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

总体来看,特朗普这次对等关税非常草率,完全没考虑到现实问题。美国媒体也批评对等关税背后的推手纳瓦罗“对关税是什么、关税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及关税对美国人民的危害完全一无所知”。事情并没有朝特朗普想的那样发展,踢到钢板后才知道回头。
但接下来若特朗普无法平息负面影响,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导致中期选举失败。纳瓦罗很可能会成为替罪羊,遭到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