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 胡宏涛)4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年贵州省“人才日”活动暨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3月,贵州出台《关于实施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的指导意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支持一批贵州省顶尖人才后备人选、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新闻发布会现场
贵州启动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旨在为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各领域创新效能和发展潜能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据悉,《关于实施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的指导意见》呈现三大政策特点:
坚持分层培养,科学设置人才支持项目。设置贵州省顶尖人才后备人选项目,支持贵州符合条件的领军人才成长为顶尖人才,着力拔高人才金字塔“塔尖”;设置贵州省领军人才项目,重点培养支持一批科技创新、人文社科、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技术技能等领域的省级领军人才,帮助他们成长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壮大人才金字塔“塔身”;设置贵州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着力培养支持一批在科技创新、人文社科、技术技能等领域具有创新发展和成长为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潜力的省级青年拔尖人才,提升贵州未来人才竞争力。同时,下一步将指导市(州)和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培养支持本地区本行业的优秀青年人才,夯实人才金字塔“塔基”。通过省市联动、部门协同,推动构建覆盖全面、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聚焦发展,着力支持重点领域人才。围绕“富矿精开”“六大产业基地”“3533”产业集群等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入选对象投身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推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等目标,支持入选对象领衔或参与重点项目。对贵州现有科研团队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及项目,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在国内外寻找高层次专家及团队承担项目,用人单位选派人才及团队参与项目实施,着力在创新实践中识别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支持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吸引集聚人才。
坚持因人施策,分领域精准制定支持措施。坚持重点人才重点支持原则,遵循人才成长客观规律,给予培养对象“菜单式”“定制化”支持。针对科技创新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人才,主要从聘请导师、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等方面进行支持。要求入选对象须聘请国家级领军人才作为导师,通过导师“传帮带”促进入选对象尽快成长。针对教育教学领域人才,除聘请导师、建设工作室外,主要委托教育部国家培养基地提供系统性专业培训。针对技术技能领域人才,除聘请导师、建设工作室、提升学历等支持外,还支持入选对象在职业院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培养更多产业技能人才。同时,还提供经费支持、人才奖励、导师奖励等多条共性支持措施。在经费方面分别给予贵州顶尖人才后备人选、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人、150万元/人、70万元/人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