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轰炸机地面静力试验

看航空 2025-01-02 14:05:11

1965年4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正式建所。

不久,强度所迎来了建所后的第一项大型试验:轰6全机地面静力试验。

轰6轰炸机是我国50年代末参照苏联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仿制的一款机型,最初由沈飞研制,后交由西飞接力研制。第一架原型机于1966年10月完成,同年底运抵强度所进行全机地面静力试验。

新建的强度所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验。

为了这次试验,强度所未雨绸缪,早做规划,制定预案。所里更是发出了全力支援轰6型号试验的号召,一批年轻的徒工进入安装队。

安装队分成四个安装班,分别负责左机翼、右机翼、机身的试验安装任务。另外一个则是起重班,负责大型试验件的吊装任务。

外围人员在进行着水管、电路的部分改造,对动力系统、液压系统、变电站做着调试。

汽车载着后续物资设备一辆一辆驶进了强度所,车间、厂房里人流穿梭,井然有序。夜晚全所的灯光一直亮到了后半夜,年轻的强度人意气风发,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新试验。

安装班的工人们按照设计要求轻轻打磨着机体,涂抹着环氧树脂胶,严格对照设计位置仔细粘贴着胶布带。

女青工也按照图纸要求一片片的贴着应变片,引线在她们灵巧的手中变换着形状,一根根、一束束、一把把、一捆捆分类编号进入了测量间。

高大的吊车在厂房空旷的上空隆隆滑过,把一根根大型杠杆起吊到安装位置。

轰6试验厂房,会议室。这是轰6全机静力试验的最后一次多方联席会议,此前的会议大大小小开了不知多少次,会议就试验方案、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协调保障、改进措施等进行了多次会谈、商讨甚至是争论。天南地北不同口音的人们发表着各自的意见,一次次的讨论、修改、比对,使得最终的试验方案愈趋合理。这次会议是对前几次会议讨论内容的分析、汇总。

军方以及沈飞、西飞的设计人员,强度所轰六试验技术人员最终确认,轰6试验的整体方案是合理、科学的,各项辅助措施也是满足试验大纲要求的,各方人员严肃认真地在试验大纲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厂房内轰6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载荷已经调零、平衡。

明显感到大家都有相同的心理流露,那就是对轰6试验既期待又担心,毕竟这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大型飞机的全机地面静力试验。

当时国家在航空体系疲劳断裂研究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大量的数据、理论需要构建。他们利用几台试验机做着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航空材料试验,包括板材、棒材、耳片、螺栓等等,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建立数据库,对不同材料在疲劳状态下的断裂特性规律进行描述、记录。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离散分布到均匀分布,从大量的试验数据中他们慢慢找寻规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累积着强度所疲劳断裂研究的理论基础,朝着形成强度所自己的理论体系的目标小步快跑着。

1968年年底。寒凉但又清新的空气穿过所区,洁净的空气让阳光多了些许温暖。成群的麻雀飞来飞去寻觅着食物,山坡上各种鸟儿鸣叫着。通往试验室的小沟旁不时有一两只野兔跑过,强度所洒满了冬日的阳光。

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了,轰六全机静力试验定在年底前完成。

轰6试验厂房,40%的飞机预载荷和67%的设计载荷加载试验均已完成,试验结果很让大家满意。驻场的军方人员以及设计厂所的人员全程跟踪了试验,对强度所展现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干劲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予了肯定。

轰6全机静力试验那天,大厅里各级领导、邀请来的各方嘉宾、试验技术人员及强度所的其他人员安静有序地坐在了预定位置。

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派出摄制轰6全过程试验的摄制组已经到位,几架电影摄影机从不同的角度架设,确保摄影资料的全面完整。此次摄影极为重要,试验结束后他们将返回北京制作轰6全机地面静力试验纪录片供中央领导观看。

时针指向了十时。大厅里安静无声,只有总指挥的声音在回荡:

……“请加载到50%。”“请加载到67%,保持三秒。”“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请加载到90%。”“请加载到100%。”随着液压油泵的压力增大,输油管已经发生微微颤抖,机翼发生了严重变形,翼尖已经大幅上翘。

此时试验大厅里异常安静,大家的眼睛紧紧盯着飞机,机体偶尔发出的一两声响动,让大家的心又收紧了一次。

“请加载到110%。”机体已经发出了声响,翼尖翘得更高了。

“请加载到130%。”“请加载到……”轰然一声巨响,巨大的破坏力把两个机翼硬生生从根上折断,整个机身也被撕裂开来,一些碎片飞出去几米开外。机身上面的大型杠杆在空中摇摆撞击,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轰6全机地面静力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厅里掌声雷动,大家起身握手庆贺,军方代表更是激情洋溢,不善言表的脸上已是荡漾着毫无掩饰的笑容。部院领导和所领导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不停地摇动着,大家挥臂高喊,欢呼声久久不散。(吴伟录)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