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3月,交付的第一架运8飞机前起落架,在陕飞装配。
“老厂”,与众多的三线企业一样,在陕西洋县的蔡家沟里,也是一个写满无数荣耀、留下一代又一代起落架人奋斗青春的“老厂”。
这里地处秦岭南麓,汉中盆地东北边缘的丘陵地带,北靠子房山,下临湑水河、汉江,优越的自然环境滋养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祖国儿女,孕育出一个“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三线军工企业。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数以万计的热血男女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从天南海北汇聚到中西部偏僻的深山里,打起背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国防城墙。至此,在中国内陆腹地的版图上,一个名为“大型运输机起落架、液压附件制造厂”的地址被赫然标注。
老厂区初建成后远眺图。
58年前,一支四十多人的先遣小组淌着湑水河冰冷的河水,在蔡家沟安营扎寨,开始了国营572厂(现中航工业起落架)的基本建设。厂区布置在长约1500米、宽约10~100米、高差约30米的狭长山沟里,他们日夜连轴,开山掘洞。起落架的种子随着一锨一土,在山沟里种下,山自此热闹了起来。原本贫瘠荒芜的沟壑,逐渐被各种灵动之音、多彩之色填充,国营572厂就此随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口号,一点一滴显现。一座座茅草屋、临时帐篷、简易房也间或落成。
应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他们顾不得修建更好的居所,只将精力投入到基地建设中。白天在山沟里忙碌,夜晚则将身体“塞”进随意搭建的土坯房里。几十块土坯摞在一起,加以麦草,便成了铺,疲累间顾不得狼嚎阵阵,亦酣然入睡。“白天造零件,晚上搞基建”是第一代起落架人的真实写照。
建厂初期,肩扛人挑,自力更生。
如今,山依旧绵延,如多年前一样坚毅地守在那些建筑之后。当年,他们写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还依稀可见。这些字,不仅写在厂房的墙上,也深深地刻在了建设者的心中。
冬日的午后,阳光恬静而柔和,走进起落架制造厂,现代化的加工中心让人眼花缭乱。拐几个弯,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台摇臂钻床映入眼帘,虽然车床外表洁净铮亮,但机床上一个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红底白字的标签,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台1970年出厂,已走过了50多个春秋岁月的历史沧桑。
“那时候,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零件都要从这里出去,这些床子立下过汗马功劳。”老师傅介绍说,“有时床子的精度要求达不到,就改用手工研磨,几天几夜地干。”
背靠山丘的老厂房。
那是1971年的初春,572厂正式拉开了试制和生产运8飞机起落架的序幕。二级精度、▽9光洁度、380毫米深孔的收放作动筒,成为了起落架制造的“练兵”试制。在没有深孔磨床的条件下,他们反复试验,在普通磨床上安装了一台长杆风动砂轮,磨出了▽8光洁度的内孔,后由一位老钳工用一根木棒子钉上毛毡、砂布,再蘸上煤油手工研磨,经过几天几夜,深孔加工终于达到了技术要求。正是凭着这股自力更生的“木棒子精神”,起落架人研制出中国第1架运8飞机前起落架,创造出“席棚子里飞出金凤凰”的奇迹。
从作动筒的“练兵”试制到第一架运8飞机前起落架任务的提前完成,从肩扛手抬的基建工程到艰苦卓绝的生产准备,那群建设者们,早已在多年的工作中改变了模样,他们身上的衣衫换成了粗布衣,一双手被山风、被手中的工具磨得粗
糙。但黑框眼镜后,仍然旧是一双坚毅的、自信的眼睛。把半生岁月,交予蔡家沟。
在与多位老师傅的交谈中,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三线精神是什么?”
有人说,三线精神就像大山里的松树,不管环境有多艰苦,总能顽强地扎根,迎风挺立;有人说,三线精神不就是在困境中闯出的一条路吗?也有人说,三线精神就是无私奉献的劲儿,毫不犹豫的奉献精神,就是三线精神的核心。
曾经的职工家属楼
三线精神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信念,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今天的我们,或许不再需要翻山越岭去建设工厂,但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它如同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未来的建设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起落架人一次次奋发图强,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从洋县的307到城固的张骞路,从城固新区到长沙航空园,起落架人谋图发展、追求卓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起落架专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了从三线传统制造业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而起落架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站在离厂区不远的山丘上,眺望着山沟里错落有致的厂房,回首身后那条漫长而崎岖的、充满创业者心血和汗水的572之路,令人心潮澎湃,那是一种对572前辈的崇敬和追思、对起落架领航人的热爱和感念,更是一种对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信念的无比坚定。
中航工业起落架,一股凝聚的合力,一种升腾的信心,一片勃发的生机,正在我们面前展开更加绚丽的画面。(冯丹莹)